神鄯紗右莘尚釁髟詰退俜綞唇惺?/font>
點擊此處查看全部軍事圖片 本報成都8月24日電于杰、記者趙波報道:記者從正在召開的我國首屆近代空氣動力學與氣動熱力學會議上了解到,我國已建成配套齊全功能完備的各類風洞140余座,在風洞試驗、數值計算、模型飛行試驗等領域取得長足進步,空氣動力學設備、技術和人才均跨入國際先進行列。
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空氣動力學的研究成果為我國
航空航天飛行器發展、武器裝備研制和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這個中心自主設計、建設了亞洲規模最大、功能最完備的風洞群,其中2.4米跨聲速風洞等8座為世界領先量級,可開展從低速到24倍聲速,從水下、地面到94公里高空范圍的氣動試驗研究。此外,這個中心還具有每秒1.4萬億次運算能力的計算機系統及各類飛行器
仿真計算的應用
軟件體系;具備飛機和飛艇帶飛、火箭助推的模型飛行試驗和飛行力學研究能力,在無人飛行器的研制方面也取得重要成果。
“有什么樣的風洞就可能有什么樣的飛行器?!敝袊茖W院院士莊逢甘介紹說,“空氣動力學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會引發航空航天技術的革命性變化和武器裝備的升級換代。”目前,我國已經開展了47萬余次風洞試驗,成功解決了包括神舟載人飛船返回艙、逃逸飛行器的氣動力和氣動熱等大量關鍵技術,以及其他航空航天飛行器和武器裝備的關鍵氣動問題。我國航空、航天、航海幾乎所有的飛船、飛機、火箭等都首先在風洞進行試驗才設計定型。
專家們還介紹說,小到一個運動員的頭盔,大到即將興建的京滬高速鐵路列車,都需要經過空氣動力學試驗才能定型生產,空氣動力學對國民經濟建設的貢獻日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