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氣勢磅礴的閱兵方陣里,那身著白色禮服的方陣猶如一艘在大海上劈波斬浪的戰艦。由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學員組成的海軍學員方隊,意氣風發地通過天安門,以他們特有的風采展示著海軍人才隊伍建設的新風貌。
點擊隊員檔案可以看到,組成方隊的352名隊員為清一色的大學本科學員。其中,248人完成了支援北京奧運會儀式標兵任務,128人隨軍艦執行過出訪任務。這個方隊代表了海軍新型的人才方陣。
國以才興,軍以才強。對一支軍隊、一個政黨乃至一個國家而言,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1949年,中央軍委作出決定:創辦海軍學校。不久,黃海之濱聚集了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熱血青年,共和國第一所正規的海軍學府“安東海校”正式組建,即現今海軍大連艦艇學院的前身。60年過去了,這個學校走出了4萬多名畢業生,180多人成長為共和國的將軍,被譽為“海軍軍官的搖籃”、支撐海軍建設的“人才航母”。
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的建設從起步到發展,大篇幅地記錄下了大連艦艇學院積蓄和輸送人才的歷史。據統計,在人民海軍各個艦隊、編隊和每一艘現代化戰艦上,從艦隊司令到編隊指揮員,從艦長到部門長,有80%畢業于大連艦院。作為一艦之長的艦長是軍艦之魂,該院先后成長起來1200多名共和國艦艇長,推動了人民海軍在激蕩的歷史中闊步前行。
共和國第一個碩士艦長,第一個率科考隊赴南極考察的海上編隊指揮員,第一個乘外艦環球遠航的中國軍人……“駕馭大海,贏得未來!”這是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所有在校和畢業學員的共同心聲,他們在人民海軍邁向現代化的征程中,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足跡。
一艘艦艇就是一座現代高科技城。與共和國一同成長的大連艦艇學院有指技合一的人才培養傳統和優勢,如今的教學規模已由建校時的1個系、4個專業發展成為擁有12個專業系、16個教學實體,承擔著海軍生長指揮軍官學歷教育、研究生教育、干部任職教育和對外培訓任務。
建校之初,海軍院校的學員第一次出海實習,是租用地方一艘名為“東方”號的商船,只能進行簡單的帆纜、手旗訓練。如今,大連艦院隸屬的海軍訓練艦支隊已擁有“鄭和”號訓練艦、“世昌”號直升機醫療訓練艦、“四平”號導彈護衛艦等9艘教學、訓練用艦艇,并組建了帆船舢板隊。學員的航海實習由近海走向遠海,他們已先后完成萬余名學員的海上實習任務,航跡遍及四大洋30個國家的海區港口,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海上流動大學。
“海軍是一個國際性、戰略性、綜合性軍種。”胡主席關于海軍的重要論述,更是為人民海軍不斷前行指明了方向。如今,人民海軍現代化戰艦頻頻犁開萬頃碧波,馳騁大洋,航跡不斷從“黃水”向“藍水”挺進。改革開放以來,海軍水面艦艇部隊進入飛速發展階段。第二、第三代導彈驅逐艦、護衛艦、新型導彈快艇、大型登陸艦、掃雷艦、遠洋綜合補給艦相繼裝備部隊。
現代化戰艦催生出一大批新訓法、新戰法,每年有上百艘次水面艦艇駛向遠海大洋,完成數百個訓練課目,一體化訓練水平逐年提高,綜合作戰能力明顯增強。在遏制和抵御海上軍事侵略、捍衛國家島嶼和領海主權、維護海洋利益、維護地區與世界和平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院校是人才的基地。目前,海軍共擁有8所軍事院校,囊括了海軍中高級指揮員、工程技術人員、艦艇及潛艇指揮初級指揮軍官、飛行員、航空兵及士官人才隊伍等主要培養任務。在提高教育質量、創新科研學術成果、服務部隊過程中,為人民海軍的轉型建設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推進了海軍軍事理論和科學技術的日益創新,為海軍戰斗力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智力和技術支持。
“展示共性風貌、展示個性風采、展示理性風范”,是今年受閱隊員的共同口號。海軍學員方隊學員在校期間的培養目標是艦艇初級指揮軍官,中長期目標是艦艇長和艦艇編隊指揮員。不久將來,他們將奔赴萬里海疆,走上戰艦、走向大洋,成為海軍水面艦艇部隊的又一支生力軍。
再次翻閱歷史,新中國成立以來,海軍大連艦艇學院學員組成的閱兵方隊,先后代表人民海軍參加了歷次國慶首都大閱兵,形成了“馬蜂蜇臉不皺眉、鐵釘扎腳不停步”的閱兵精神。自進駐閱兵村以來,這白色方陣一如以往:氣勢雄壯、威風凜凜、瀟灑大方。隊員們的口號聲、口令聲此起彼伏、氣吞山河,成為訓練場上的一道風景。
如今,當這支白色方陣第14次接受祖國和人民檢閱時,人們從他們身上看到中國海軍致力構建和諧海洋的信心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