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漂泊水兵岸上有了家
北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第一代國產驅逐艦“銀川”號像一位歷史老人,靜靜地駐泊在港灣里,目睹著軍港的滄桑變化。政委索德勝帶記者鉆進艦艉最大的住艙,通過狹窄的扶梯往下,就進入混合著油氣、汗味的水兵宿舍。說是宿舍,卻并沒有大塊的空間,嚴格意義上講,這里也是戰位,在曲里拐彎的通道邊上,就是水兵們的戰位。各種管道和裝備占據著水兵們僅有的生活空間。索政委說,這里最多時住54人。
沿艙壁而設的三層床鋪,鋪面只有單架那么大。由于每層之間的距離小,睡覺時人的身體必須橫著進去?!翱吹诫娨暽?a href="http://www.rmitrk.com/Guofang/list-125.html" target="_blank">陸軍老大哥的宿舍寬敞明亮、內務整齊劃一,我們真是羨慕??!”電工班班長陳祥宏入伍10多年來,就一直住在這樣的環境下。
“我們還好呢,早期的艦艇沒有空調,艙室冬天似冰窖,夏天像蒸籠。烈日下的甲板像煎鍋,打個雞蛋在上面,幾分鐘就能烤熟,一點不夸張?!标惏嚅L認真地告訴我們。
從去年底開始,情況完全不同了。某現代化軍港一側,經過精心設計、精心施工,一幢幢嶄新的水兵樓拔地而起,像一幢幢靚麗的“星級”賓館:歐式建筑風格與周邊自然環境相協調,呈現出“紅瓦綠樹、碧海藍天,人在景中、艇在心中”的和諧意境;宿舍內,配備的是上層睡覺,下層集電腦桌、掛衣柜、物品柜、鞋帽柜、書架、臺燈等于一體的組合床,并安裝了空調、配建了衛浴,實現了營具標準化、生活舒適化,每名官兵都有一片屬于自己的“私密”空間和“心靈”港灣。
“今年春節,不少家屬來隊過年,參觀我們的‘家’,官兵們別提多自豪了!”某大隊政委劉斌說。
水兵上岸住,會不會影響戰備?某登陸艦大隊領導告訴我們,每艘艦艇宿舍的值班室都臨近樓梯出口,既能俯瞰港區碼頭、動態掌握艦艇狀況,也利于實施內部管控,促進艇隊日常管理;宿舍的樓梯裝設安全扶手和防滑地板,戰備物資庫室進出空間加大,艦上、岸上分別備有一套臥具和必備用品,突發情況下,便于官兵快速、安全地登艇備航。
吃:吃飯蹲甲板成為過去
開飯的時間到了,某導護艇雷達技師薛紅軍還下意識地跑向前甲板,那里曾經是他們的“露天餐廳”,他蹲在那里圍著菜鍋吃飯,一蹲就是近20年!
“那時候的生活可以用‘水深火熱’來形容。”他說。夏天廚房狹小溫度高,做飯如同洗桑拿;爐灶鍋深口子小,炒菜就像攪漿糊。而且,無論大小都是一沒餐廳、二沒餐桌,官兵們只能蹲在甲板上就餐:三九天在寒風中吃冷飯,三伏天個個曬得滿身汗,下雨就得端著飯碗東躲西藏。
而經過全新設計建造的水兵餐廳,硬件達到“舒適化、人性化、規范化”水準。在廚餐具配備上,統一配備了烤面包機、暖湯煲等設備,餐廳設置了功能齊全、新穎美觀的自助餐臺。在廚房功能規劃上,設立了面點、蔬菜、海鮮、肉類加工區,增設了更衣室、洗手間、淋浴間、開水間等場所。在廚房炊事設備上,更換了小炒式爐灶、配備了電烤箱、洗碗機等現代化餐飲設備。
水兵上岸吃飯,那將來出海怎么辦?某快艇支隊副政委劉相林道出了答案:各艦艇炊事班的人員相對固定,平時不定期地組織野炊演練,確保出海時伙食保障不下降。
更讓記者感到驚訝的是健康飲食理念帶來的新變化。單純的圍繞“滿意率”做文章的供需模式已經成為過去,“健康率”成為各部隊飲食保障工作的新標準。在某快艇支隊的水兵餐廳,安裝的大屏幕投影系統循環播放電子食譜、營養分析、熱能分析和成本核算。食品供應站專門配備了營養醫師,對各食堂制訂食譜擁有“一票否決權”。結合水兵體力消耗特點,將營養學知識納入飲食保障范疇,通過電腦分析營養配比、維生素、微量元素,在精確營養、按需營養上下功夫,真正實現了由“吃飽吃好”向“吃出營養、吃出健康、吃出戰斗力”轉變。
樂:生活區充滿人文關懷
漫步在窗明幾凈的水兵現代化生活小區,記者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低碳”理念融入到生活區建設的每一個環節。為滿足北方地區冬季采暖、夏季制冷、24小時熱水供應需求,設計者改變以往單靠電熱器和暖氣片取暖、電風扇和空調降溫、熱水器和燒鍋爐供應熱水的做法,將太陽能、空氣能與燃料能三大系統有機結合,此舉與常規模式相比,節能率達到35%。通過給建筑物外墻、屋頂、窗戶“穿衣戴帽”和加裝保溫層等辦法,冬季的室內溫度可以始終保持在18℃以上。
針對海邊霧大潮濕特點和新式軍裝洗滌要求,某水警區設立干洗中心和室外晾衣亭,專門配備了洗滌、烘干、燙熨一體化設備。
在某快艇支隊新落成的水兵文化活動中心,設有圖書閱覽室、文體活動室、戰場環境適應室、心理調適室等活動區,水兵們既可健身鍛煉、學習訓練,也可上網沖浪、喝咖啡品茶。
某登陸艦大隊結合港區原有的文化場所,優化配套了網絡學習室,構建起遠程教育和模擬訓練平臺,滿足了現代水兵對信息獲取、心理調適和成才進步的需求。
駐城市部隊改觀很大,駐偏遠海島部隊也不落伍。某大隊駐地曾以偏僻著稱,如今嶄新的水兵公寓、水兵餐廳、水兵超市,幽靜的亭臺水榭、九曲回廊,使這里變成了“海濱花園”。
去年12月14日,某水警區舉行小區進住儀式,地方政府、艦艇命名城市領導與部隊官兵齊聚一堂,海軍基層全面建設模范艇——“惠民”艇的老兵無比激動,他們高興地說:“在艦艇服役20多年,第一次從艇上搬到岸上,親身經歷了海軍建設的大跨越,也親眼見證了富國強軍的喜人成果,這是一種榮幸,更是一種動力。”
多次出訪的“老海軍”們說,過去只看到一些發達國家,為確保海軍艦員海上執行任務返港后能得到充分休整,都建造了大批軍官、士官、士兵公寓,除執勤人員外,所有艦員、甚至包括航母艦員都要上岸食宿,而今這一切都成了眼前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