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視線》2010年6月18日——對臺軍售:美國要繼續 中國不允許!
主持人 水均益:
好,歡迎您繼續收看《環球視線》。
當地時間6月16號,在美國參議院撥款委員會的聽證會上,情報委員會的主席范斯坦,是一位女士,她對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就發出了一個質詢。她認為美國對臺灣軍售已經成了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用她的話說叫“一枚巨刺”,損害了兩國的關系。而羅伯特·蓋茨就回應說,30多年來,對臺軍售依據的是所謂《與臺灣關系法》,美國仍有必要繼續對臺軍售。
正在評論:五角大樓我行我素 仍將繼續對臺軍售
這番話一出來以后,馬上引起了中美之間很多討論,包括官方,像我們也知道,我們的外交部發言人馬上出來說,堅決反對這樣一個態度,對臺軍售絕對是要損害到中美關系。
宋先生,又來了,我們前一陣也做過節目,羅伯特-蓋茨在新加坡的會上說,中國不邀請我們,我們兩軍怎么怎么樣,然后你看馬上回來,又要準備。作為國防部長,他說出這個話帶有政策性和前瞻性,我們能夠預測,弄不好美國很快又要向臺灣賣武器。
專家觀點:
對臺新軍售:美國企圖制造更多麻煩
孫哲 特約評論員:
我因為剛從臺灣回來,我在臺灣待了差不多一個禮拜,也正好見到美國在臺協會的前主席卜睿哲,當時也在臺灣訪問,我也拜會了臺灣一些現任政要,我有很憂心忡忡一種感覺,美國在逼著臺灣買武器,比如說美國現任在臺協會主席博瑞光,他前一段時間到臺灣去,暗中問王金平,說你們這個錢現在到位沒到位,如果到位的話隨時可以啟動。所以這種情況下,作為研究中美關系的專家,我們就非常非常擔心,美國會以各種借口馬上會實施對臺軍售,因為你看1月份的時候,當時因為美國和臺灣之間有一個牛肉風波,所以大家都有一種,說美國會不會暫時擱置對臺軍售,但是美國還是一意孤行,還是堅持賣給臺灣武器。所以現在最大的擔心就是美國不顧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剛剛舉行,還迫于比如說下半年中期選舉壓力,拿1979年《與臺灣關系法》,1979年是什么年代,1979年是兩岸關系還沒有開始交往,而且中美剛剛建交,用這種固守冷戰思維,確實是讓大家感到美國才是兩岸關系當中最大的一個麻煩制造者,他可能要制造新的大麻煩。
水均益:
但是美國這些決策者也好,包括議會、國會,難道不知道中國很不高興,這是我們的核心利益。
孫哲:
對,因為現在美國人也變得比較復雜了。一方面大部分人認為,主流民意認為,跟中國交往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他愿意跟你交往,但是在涉及到臺灣問題上,有很多國會議員他反對臺灣獨立,但是他主張是賣給臺灣武器,或者是支持臺灣加入有一些國際組織,因為議題不一樣,所以他所持的立場不一樣,所以這種情況下,就給中國的對美外交提出了非常現實、復雜的具體的問題。
水均益:
他一步步地制造麻煩,或者像有的說的,來不來,剛給你搞到一個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給你殺一個回馬槍。
正在評論:對臺軍售美國為何總是殺回馬槍?
孫哲:
而且美國人學會了中國的太極推手。奧巴馬今年4月份的時候,見我們胡主席他說人民幣匯率問題也是美國的核心國家利益,所以你看他這種論調的轉換,給我們確實……
水均益:
有點荒唐。但是宋先生,對臺軍售上,我們從軍事層面上,他有一個理由,他搬出兩個理由,一個就是所謂剛才孫先生也說到的,《與臺灣關系法》,其實我們是根本不認可的,不承認的,我們都是三個《聯合公報》。但是他還有一點,他說中國大陸仍然在對臺灣對岸大量部署一些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所以美國就要給臺灣來出售武器。但這個有什么樣的依據嗎?但是我們反過來看,2010年64億美元對臺軍售清單,多少多少個愛國者導彈、黑鷹、多功能信息分發系統等等,從軍事角度來講,他的目的是什么?是在維護所謂兩岸一種軍事上的平衡嗎?
宋曉軍 特約評論員:
這當然不是了,這是維護美國軍工利益集團,因為我們知道美國是一個軍事立國的國家,美國恨不得一個人有兩桿槍,按槍比例上來算。美國其實制造業當中,包括配套,大概將近40%的制造業跟軍工有關,首先這些軍工要生存,要立一個敵人,否則這些軍工企業生存是沒有意義的,原來可以立蘇聯,現在在滿世界找敵人,俄羅斯,當然現在俄羅斯越來越跟美國關系走的很近,而且他的實力下降的也非常快,立中國,拿什么立,當然拿臺灣立。整個的這個邏輯,現實就是這么走的,我賣給臺灣武器,又說中國增加什么樣的武器。
水均益:
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是作為美國的決策者,比如說美國總統,難道他在中美關系和軍工利益當中,他沒有一個明智的選擇嗎?
專家觀點:奧巴馬打不過美國軍火商
宋曉軍:
他當然要選擇軍工利益了,如果軍工利益集團,他要得罪的話,他能不能坐到這個位置上都比較難,你看2010年中期選舉,我們看到美國最大的軍火公司洛克西德-馬丁,居然給民主黨的錢是52%,52%的錢捐給了民主黨,而且他的公關公司經理的哥哥開的公關公司就是奧巴馬競選的時候公關公司,他們之間的這個關系錯綜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