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集裝箱火爆,干散貨低迷至7月6日,全球集裝箱航運已進入遠洋旺季,閑臵運力已經縮減到僅占總運力的2.9%。中國出口集裝箱的量和價均達到或超過歷史最高水平。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低迷,BDI指數連續下跌六周,跌幅達到49.5%。原油價格指數環比下跌9.4%,成品油指數受墨西哥灣漏油影響大幅上升28.8%。
全球6月份新簽訂單環比增加21%,集裝箱船訂單有所啟動6月份全球新簽訂單為1102萬載重噸,較5月環比上升21%,顯示全球造船行業逐步走出谷底。但行業全面復蘇還需時日。長榮公布“百船新造計劃”,已與三星簽署制造十艘8000TEU集裝箱船。
中國新簽訂單連續8月低于韓國,但差距在縮小6月份中國新簽訂單368.2萬載重噸,環比上升4%,占全球新簽量的33%,韓國新簽訂單504.1萬載重噸,環比上升41%,占全球新簽量的 46%。中國新簽訂單連續8個月低于韓國。但最近三個月中國總新簽訂單量為1147萬載重噸,是同期韓國新簽訂單量的87%。而今年上半年中國總新簽訂單量僅為韓國的72%。中國與韓國的訂單差距在逐步縮小。
1~6月在手訂單交付比例下降至 60%1~6月全球在手訂單交付比例為60%,低于1~5月65%的交付比例。船舶交付情況并未隨新船訂單水平提高而改善。
船價連續三個月小幅上漲,但長期漲價動力不足船價從3月份開始連續小幅度上升。6月份干散貨新造船價格環比上升1.4%,油船新造船價格環比上升0.3%。近期世界鋼材價格和BDI運價指數下降,而今年仍將有大量運力交付,因此,船價大幅上升的條件依然不成熟,價格維持低位的時間可能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