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8日電 臺灣《聯合報》18日刊文說,美媒日前刊文斷言“中美之間必然會以兵戎相見”,然而這種主觀見解不能獲認同。自廣島和長崎兩顆原子彈后,任何大戰只會玉石俱焚;中國大陸崛起,需要和平環境;世界走向多極化,難以獨斷獨行;軍事科技發達,也阻止再發生大戰的意圖。
文章摘編如下:
8月5日的《華爾街日報》刊出一篇專論,題作“中國崛起與戰爭之路(China's Riseand the Road toWar)”。作者李約翰是位年輕華裔學者、牛津大學博士、澳大利亞雪梨“獨立研究中心”研究員,并兼華盛頓著名的“哈德森研究所 (HudsonInstitute)”交換學者。
此人筆下很勤,在英、美、澳各大報章雜志發表的文章,每月總有三五篇,是略有名氣的中國問題專家。大體而言,他的作風有點“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味道。
這篇刊在《華爾街日報》上的文章,承繼他一貫的思考路線,斷言“中美之間必然會以兵戎相見,問題只是遲早而已”。他批評西方認為今日世界各國互相依賴、經濟互補,不會再發生戰爭的觀念,無非一廂情愿。
他引述芝加哥大學政治系名教授米爾斯海默(JohnMearsheimer)的觀點。米爾斯海默的專長是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其撰寫之勤、讀者之眾比李約翰有過之而無不及。美國最權威的報紙如《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和《芝加哥論壇報》的社論版,三不五時就可讀到他的投書。
李約翰引米爾斯海默為同調,一方面因為后者聲名遠播,另一方面也因為兩人看法大體一致:即不同意美國現行對中國大陸的政策。
李約翰文中承認,鄧小平說過,大陸在“總體國力”未達一定程度之前,需要“韜光養晦”;他又舉解放軍高層所說,大陸不須倚靠武力,已經在亞洲舉足輕重。
我個人對米爾斯海默與李約翰的主觀見解不能茍同。第一,自從廣島和長崎兩顆原子彈后,任何大戰只會玉石俱焚,沒有贏家。第二,中國大陸崛起,是無人能擋的大勢所趨。為了超英趕美,大陸至少還需要二三十年的和平。第三,世界正走向多極化,難以只手遮天、獨斷獨行。第四,軍事科技發達,美國可從科羅拉多州基地指揮無人轟炸機精準地摧毀阿富汗公路上一輛行駛中的汽車;從反面看也是阻止再發生大戰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