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西北大漠,驕陽似火。一場全要素體系對抗演練拉開帷幕。
實施火力打擊的“敵”機在強烈電子干擾掩護下呼嘯著逼近。“報告指揮員,我雷達遭受‘敵’電子干擾……”成空地面雷達群指揮所接到多個雷達站受干擾報告,“千里眼”變得“視力模糊”。
指揮所內,群指揮員、成空雷達某團副團長周爾富果斷下達反襲擾命令:“受干擾區域雷達立即實施反干擾操作!”
“一號手重點發現識別目標,二號手重點監控‘敵’機動態,三號手進行反干擾操作!”某雷達陣地,雷達站指揮員劉瀾濤下令,反干擾戰斗瞬間打響。
記者在雷達方艙看到,負責反干擾操作的三號手、雷達操縱員宮獻光緊盯雷達顯示屏,快速判斷干擾類型,手指飛快敲擊鍵盤,不停以反干擾操作回擊“敵人”……天地間,雙方斗智斗勇,電磁大戰足足持續了30多分鐘。
與此同時,組網戰術抗干擾也緊鑼密鼓展開。方圓數百公里戈壁灘上的雷達,不停變換工作頻率,交錯規避“敵”干擾,迅速對“敵”干擾源進行精確定位。演練全程,“敵”機對雷達實施干擾數十次,但“千里眼”始終嚴密監視著作戰空域,雷達情報源源不斷涌向指揮所。
“單部兵器抗干擾和組網戰術抗干擾有效結合的立體破擾法,是‘障眼法’難障‘千里眼’的關鍵所在。”雷達群副指揮員、成空雷達某團機動雷達營營長賈玉來說,單部雷達抗干擾好比“點”反擊,組網戰術抗干擾猶如“面”反擊。點面結合,技戰術結合,整體聯動,立體出擊,才能發揮最大效力。
雷達旋轉,電波聲聲。演練結束,周副團長對記者說:“在這次體系對抗中,由于運用戰法得當,雷達群抗干擾全部成功,沒有因干擾丟失目標,雷達情報保障真正做到了及時、準確、連續、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