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個
信息化項目整合為8套信息系統,使作戰效率大幅提升……初春時節,第二炮兵某基地在西北大漠展開一場火力突擊演練,“瘦身”之后的信息系統高效運轉,全流程、全要素精確掌控作戰進程,遠程
指揮導彈戰車轉進迂回、突破襲擾,對預定目標成功實施多波次火力突擊。
系統“瘦身”帶來了什么?指揮所內,基地司令員邱文明帶領參謀人員正在電子地圖上標注多支發射分隊機動行進的路徑軌跡,實時調看電磁環境、氣象保障、路況信息等數據。過去要經過10多道繁瑣程序才能完成的戰場感知,如今輕點鼠標一目了然。系統“瘦身”整合,讓作戰指揮更加“耳聰目明”。
信息化建設,如何更好地適應體系作戰要求?這個基地曾走過一段彎路——隨著信息化裝備的列裝,他們引進和研發了各類信息化系統,然而“遍地開花”并未能帶來“滿園春色”。一次演練,有的系統之間因技術標準、接口體制等存在差異而互不兼容,遲滯了作戰行動。這給基地官兵上了生動一課:搞信息化,“系統”并非多多益善。
為此,這個基地經過專題調研,按照“科學統籌、綜合集成、平戰結合、系統配套”的思路,制訂了《基地信息化建設總體實施方案》。他們協調軍內外技術力量,統一進行系統框架、標準接口設計,把涉及多領域的零散項目整合起來,實現了系統縱橫互聯、信息共享互通、功能操作互動,取得了“1+1>2”的整合效能。
在此次演練中,通過“瘦身”增效的信息系統,各級指揮所與導彈陣地、作戰要素一網集成,信息高速流轉,行動精確配合,打出了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