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人武部組織民兵參加三峽要地防衛作戰實兵實裝演練。“戰爭的硝煙”彌漫在三峽大壩之巔,高炮群噴出“怒火”構筑低空密集防御網,野戰宣傳車開通戰地廣播、印制傳單激勵士氣,心理輔導員根據戰場進程,為支前保障分隊實施心理干預,減輕戰場應激反應……近似實戰的環境,檢驗著兵“心”,凝聚著斗志。
強化戰斗精神:從心開始
2012年4月,亞洲最大麻醉制品生產基地人福藥業開展民兵文化節,真人CS和拓展訓練成為重頭戲。作為應急分隊的人福民兵,擒拿格斗本是拿手好戲,可一上“戰場”,動作明顯遲緩;45厘米也就一步之遙,上升到9米高臺,卻讓很多人膽戰心驚,無法逾越。
平時生龍活虎的隊伍,怎么關鍵時刻掉了鏈子?西陵區人武部政委李海峰意識到,強化戰斗精神必須從心開始。他走訪調研預備役部隊和地方高校心理教研室后,果斷提出參照現役部隊訓練模式,結合現有人才裝備,依托高校心理教學隊伍和社會專業力量,錘煉民兵過硬心理素質。
很快,轄區4所高校24名國家二級以上心理咨詢師,區屬宣傳、司法、衛生等5個部門7名業務骨干,組成一支集心理、新聞、法律、醫療為一體的民兵心理輔導隊伍。依托高校人才裝備優勢,他們與三峽電力職業學院一道,共同投資158萬元,建起了全省首家專業化民兵心理訓練中心。
鍛造打贏能力:從心練起
2012年8月,西陵區民兵高炮連再次代表宜昌參加全省高炮實彈射擊考核,6門炮全部首發命中。而一個月前,當3門炮在體驗射擊中陷入首輪航路脫靶窘境時,誰也沒想到練心是如此重要。
通過訓練復盤和錄像回放,大家發現平時流暢的操炮動作,在炮火硝煙中生硬起來,連航路、航向、速度、高度判定也存在誤差。連長李豐對此很憋屈:“為了打響第一炮,我們反復推演、精準教練,換來的卻是如此結果。”心有不甘的他,將隊伍拉進了西陵區民兵心理訓練中心。
在可容納300人同時上機訓練的心理測評室,每個人都在軍棋推演中,經受電腦模擬“三峽要地防空作戰”所帶來的視覺與心理沖擊。他們的心理變化,都被后臺運行的數據采集評估系統詳細記錄,作為個體強化訓練的依據。
走進心理沙盤室,指導員袁李正用軍事模型進行沙盤作業,他要用各種武器和人物模具勾勒心中“戰場”,在發揮主觀能動性中,刻畫內心對戰爭的態度與認知。
在占地1400多平方米的拓展訓練場,10米攀登墻、5米高板、9米跳板、高空滑索等大型訓練器械一字排開,運用戰場環境模擬系統,精心設計對抗內容,錘煉過硬心理素質。
區人武部部長張文新在與民兵同訓中反復揣摩訓練難點,結合授課體會和課后反饋,精選匯編《民兵心理防護訓練圖解100例》。他把訓練心得和測試數據,寫進《三峽防衛作戰常見心理問題研究與處置》,讓枯燥理論因鮮活事例而精彩。
知兵愛兵管兵:從心做起
作為“西陵民兵網”的人氣版塊,“心靈塔”是該人武部與區政府網絡信息中心共同研發的一套“民兵心理實時管理系統”,有聚沙成塔之意。它包含心理課堂、心靈書屋、心理測評、心理輔導和心語心愿等欄目。通過實名注冊、專家授課、核心閱讀、分級測評、單獨交流等方式,及時掌握民兵心理動態,化解心結。
在心理訓練中心,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佘建華正在為每名受檢民兵分析制作個人心理評估報告。“對報告顯示的問題,我們將采取紙筆測試、心理訪談等方法進一步確定。對于一般性問題,我們會采用放松治療、心理發泄、行為拓展等方式疏解,情況復雜的我們會征求本人意見為其聯系專業醫院。”
民兵李超從心理減壓室走出后,感到渾身輕松。他告訴筆者,自己在廣州打工,收入不高。看心理醫生這種大城市高端人群追求的品質生活,不是他們能消受的。他對這次返鄉既能參加民兵訓練,又能解決心理問題感到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