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考核的通知早已下發,但考到誰不知道;盡管臨陣的槍磨了,但考核的結果還是出人意料。
10月下旬,甘肅省軍區成建制拉動30個人武部到教導大隊,圍繞應急應戰的13個重點課目進行了3天的大考。
走出考場,無論是過關的還是沒有過關的,都有了本領恐慌感,能打仗打勝仗的意識在增強。
6個“先進人武部”落榜——
牢固確立能打仗的評選標準
這場大考爆出的冷門是6個“先進人武部”落榜了。
射擊考場上突然下起雨,氣溫驟降。一陣槍聲過后,考核人員當場宣布:瓜州縣人武部成績不及格。這個連續2年被軍分區表彰為先進的人武部在接下來的考核中,成績也不理想。
置身于硝煙四起的戰場環境中,夏河縣人武部使用某新型電臺,在規定的時間內沒能與前指溝通上,打了敗仗。
盡管有這樣的情況或那樣的理由,6個落榜的“先進人武部”的主官都談了這樣一個實情:這兩年忙地方事務多,抓軍事訓練時間少。前不久,省軍區一份調查顯示:全省有42個人武部現役干部全年參訓率不到70%,偏訓漏訓課目達30%。
這些“先進人武部”所在軍分區的領導臉掛不住了,他們捫心自問:考評人武部看重的是跟地方的協調能力強不強,有形的基礎設施建設搞得好不好,家底厚不厚實,有沒有出彩掛號的工作,軍事訓練不太落后就行。久而久之,一些人武部的中心工作不居中,軍事訓練被邊緣化了。
“爆出的冷門說明了啥?說明我們評選先進的標準出現了偏差,戰斗力這個標準沒有真正成為硬杠杠。”省軍區司令員陳知庶在考核總結時一針見血指出問題。
考核的硝煙剛散,省軍區黨委決定:今后每年抽三分之一的人武部進行全員額成建制軍事訓練考核,3年內把所屬人武部全部考核一遍,軍事不過硬的單位不能評先進,并把每個人的考核成績存檔,作為評估干部素質的基本依據,與提升使用掛鉤。
把能打仗打勝仗作為考評單位和個人是否先進的標準牢固確立起來,無論是單位還是個人,大家創先爭優的方向明了。瓜州縣人武部領導返回后即召開黨委會,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制定了加強軍事訓練、提高自身素質的措施,奮起直追。高原山地通訊是困擾夏河縣民兵應急分隊遂行任務的老問題,上級給人武部配發了新型通訊器材,可領導忙于地方事務,這些通訊器材一直放在倉庫里沒練過。如今他們把這些裝備拉出來,聘請專家指導訓練,較快掌握了這些新裝備,使高原山地通訊不再難。
一批“老武裝”拖了后腿——
追蹤戰爭的腳步一刻不能停
和政縣人武部參謀王君文從軍校畢業就分配到人武部,一干就是13年,是個“老武裝”。前些年,他常代表人武部參加上級組織的軍事比武,總能摘金奪銀。可這次考核,他在計算機標圖、航片判讀等課目上力不從心。
考核成績張榜公布后,作訓部門對考核名次進行了量化分析,近3年內從作戰部隊交流到省軍區的干部,在13個課目考核中奪得前3名的占75%,在8個
信息化課目考核中,奪得前3名的占88%。
昨天的高手今天落伍了。“打贏未來信息化戰爭,對后備力量支援保障作戰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這次考核我們加大了信息化課目的比重,就是有意逼一逼‘老武裝’,掌握新本領,”省軍區副司令員祁學軍說。在考場,記者看到受考者全部在信息化
指揮平臺上作業,有的運用自如,有的明顯吃力。
今天的“新狀元”會不會成為明天的“老武裝”?強化軍事素質不能“吃老本”,追蹤現代化戰爭的腳步一刻都不能停。
考核結束后,一批“老武裝”走進了信息化課堂,拜專家能者為師,學習鉆研信息化知識。省軍區作訓處處長王中華向記者透露一個信息,他說:“過去省軍區舉辦新知識、新裝備培訓班,要求人武部領導參加,名額分下去后,都找理由推托,現在都來問什么時候辦班,一定要給個名額,再忙也要參加。”
涇川縣人武部部長杜鵬在信息化課目考核中成績不佳,按原計劃他要休假,然而考核一結束,他就趕到一個訓練基地當“小學生”,補信息化知識。
千方百計提高干部的信息化素質,省軍區制定了《信息化人才培養三年實施規劃》,搭建起集網絡應用、指揮系統操作等功能于一體的學習訓練平臺,以各級指揮員和參謀人員為重點,提高指揮能力。他們還以省軍區自動化站為依托,組織技術骨干培訓,為省軍區各級信息化建設提供技術支持。
訓練考核成績普遍下降——
練打仗的本領圖不得半點虛名
這次大考,人武部的軍事訓練成績普遍下降了。
過去白銀市平川區人武部參加比武考核,都是抽尖子,早早做好迎考準備,這次全員額成建制參考,因有兩名干部的成績太差,總體成績墊了底。
射擊課目一直是永靖縣人武部奪金牌的“拿手戲”。這次射擊考得不錯,但由于訓練吃“偏食”,在計算機標圖考核中抓了瞎。
靠一兩個尖子、一招鮮不行了。這次考核無論是個人綜合成績,還是單位總評成績,都比以前有所下降。
對此,全程督考的省軍區政委傅傳玉對“成績降了”有自己的看法:人武部參考人員齊,考的課目全,對考場作弊“零容忍”,考核檢驗出的是訓練真實成績,成績雖然降了,但我們心里有底了,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今后抓訓練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這次參加考核的人武部雖然只有30個,但準備的卻是省軍區所有人武部,直到考核前才隨機抽點確定了參考單位,參考單位只允許留一人值班,其余人員全部參考,而且考核內容重點突出。
記者在考核現場看到,各課目考核前參考人員現場抽簽編組、隨機抽題,省軍區專門成立了考核辦公室,由6個有關業務部門、訓練機構、院校組成聯合評判組評定成績,并請各軍分區參謀長交叉擔任監督員,干部、紀檢部門全程跟蹤檢查監督。
嚴格的考核,使人武部看到了戰斗力建設的“短板”,推動軍事訓練向實戰化聚焦。渭源縣人武部部長張伍林考核課目全部通過,但他感到壓力更大了:“今天過關了,明天能過關嗎?考場上行,戰場上行不行?”張伍林針對考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組織人武部扎扎實實開展了補差訓練。
練能打仗打勝仗的本領,不能圖半點虛名。省軍區和軍分區著手對13個民兵訓練基地進行改造,砍掉一些華而不實的設施,設置逼真的戰場環境,便于組織人武部開展高難課目訓練。他們還分批組織預備役部隊和人武部帶民兵應急應戰分隊,隨作戰部隊一起機動到某訓練基地參加聯訓聯演,解決戰訓脫節的問題。
扎實的考風如春風吹拂著訓練場。把訓練往實里抓,把工作往實里做,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裝備老舊是制約省軍區戰備水平提高的一個老問題,現在腦子里繃緊了戰備弦,省軍區結合冬季裝備換季保養,組織生產廠家的技術人員,對裝備進行“把脈問診”,排除故障隱患,提高裝備的完好率,確保隨時拉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