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上午,大山深處某國防施工現場,第二炮兵某旅官兵熟練操作“斜坡道被覆鋼模臺車”,成功破解了長陡坡被覆作業難題,施工效率成倍提升。就在去年12月31日,這項成果的發明者、該旅司令部工程科科長宋仲華,收到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寄來的專利證書。該旅領導告訴記者,這是宋仲華獲得的第23項國家專利,每一項專利都在國防施工一線落地生根,轉化為戰斗力。
2002年,宋仲華從地方大學畢業走進第二炮兵工程部隊。面對國防施工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他廢寢忘食搞科研革新,尋求破解之道。某工程地下施工遇到“攔路虎”,傳統的人工支模方法難以滿足任務要求。他反復嘗試10多種支模方法,成功研制出“平頂鋼模臺車”,不僅保證了工程質量,而且效率明顯提高。
某坑道縱深長,用傳統自卸車往返裝卸出渣,不僅效率低、安全風險高,而且產生粉塵大,嚴重影響作業官兵身體健康。為解決這一難題,宋仲華經過反復勘察、設計、安裝和調試,成功摸索出“洞庫掘進電動岀渣運輸系統”,還嵌入數字化指揮平臺,實現了出渣作業信息化控制指揮。投入使用后,出渣效率大幅提升。這一成果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據了解,近年來,宋仲華結合戰場建設實踐,先后在軍內外期刊發表專業論文13篇,擔綱修訂的《陣地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辦法》《被覆施工細則》等成為陣地工程施工范本,他個人被評為“優秀科技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