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東海當面的主戰兵力、首戰兵力、懾戰兵力,該支隊忠誠使命,牢固樹立“拿敵練兵、實戰檢驗”的理念,堅持與實戰對表,敢于突破用兵強度、敢于深入敏感海域、敢于對抗強敵對手,遠航戰巡逐步實現由碼頭備戰向海上待戰、由連續航行向課題檢驗、由被動規避向主動接敵、由單打獨斗向融入體系轉變,支隊水下攻防能力實現質的躍升,被譽為“虎虎生威、銳不可當”的深海利劍。
美國海軍宣布,第15艘“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科羅拉多”號(SSN 778)已于9月21日交付海軍。這是美國第4艘名為“科羅拉多”號的現役艦艇,主要是為了維持美國在海中的優勢。“弗吉尼亞”級潛艇是分批建造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已交付海軍使用。
通用動力電船公司已經獲得51億美元的合同,開展美海軍下一代戰略核潛艇“哥倫比亞”級的詳細設計工作。根據五角大樓公告,“集成的產品和過程開發”(IPPD)合同主要用于“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的設計、完成、組件、及技術的研發和樣機研究,也包含英國關于通用導彈艙的相關工作。
8月下旬,南海某海域,海面平靜得像一面鏡子,水下卻早已“殺機”四伏: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多艘潛艇在深海悄然潛航,對目標發起搜索……一場潛艦、潛潛對抗條件下的實射戰雷演練就此拉開戰幕。
日前,某海域紅藍潛艇對抗演習正酣,藍方潛艇率先捕捉到戰機發射“魚雷”。千鈞一發之際,紅方潛艇根據海軍某試訓基地提供的“應急規避魚雷”作戰使用試驗研究成果,果斷采取一系列高難度機動動作成功躲避。該基地探索基于作戰能力的海軍裝備驗收新模式,在作戰試驗中研究形成的多種戰術使用方法,在演習演練中得到有效驗證,使艦艇作戰能力有了較大提升。
連日來,本報和其他中央媒體對海軍某潛艇基地先進事跡的報道,在全軍和武警部隊中引起強烈反響。廣大官兵紛紛表示,要以他們為榜樣,鑄牢聽黨指揮的堅定信念、練就能打勝仗的過硬本領、鍛造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培育舍生忘死的奉獻精神。
6月26日,北海艦隊某潛艇基地潛艇檢修人員手持紅外熱成像儀對潛艇各部位進行檢測,然后根據檢測數據開出了一份“體檢單”。基地領導告訴筆者,近年來,他們在裝備維修保障中堅持開展預知式檢測,及時消除故障苗頭。
這是一個平均年齡不到33歲的潛艇機電兵群體,立功受獎次數卻高得驚人。說起他們,北海艦隊某潛艇基地的官兵們說:“把他們胸前的軍功章收集起來,能裝滿一籮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