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參加鑒定會的工業與信息化部領導、專家組成員、中石化總部領導,及中石化武漢分公司和中控技術股份公司的各位領導和專家一行50余人,首先親臨現場考察了中石化武漢分公司系統應用現場。隨后,鑒定會在武石化賓館會議中心舉行。專家們聽取了項目組所作的《項目完成情況工作報告》《項目技術總結報告》、中石化武漢分公司所作的《用戶運行報告》,并就有關問題進行提問、聽取答疑。
下午,專家組在經過一個小時認真研究、充分討論后,形成了鑒定意見并在會上宣讀。鑒定意見認為:該項目提供的鑒定資料齊全、完整,符合鑒定要求。通過該項目的應用,在控制系統的軟硬件、工程集成、工程組態、工程服務等方面均得到了很大的改進和提升,在技術上形成了完善的技術平臺。4套裝置均達到國產化應用攻關項目合同的各項規定和技術指標,滿足了大型石化聯合裝置的應用需求,為大型煉油裝置及乙烯裝置國產控制系統的應用打下了堅實技術基礎。通過該項目實施,完成了《石化行業國產化控制系統技術標準》和《石化行業控制系統工程實施標準》,并于
該項目通過鑒定,標志著我國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國產化取得了重大進展,驗證了國產自動化控制系統在大型煉油裝置完全可以替代國外同類控制系統產品。這是國產自動化控制系統取得石油煉化領域主裝置的第一個應用業績,不僅提升了中國裝備制造業的整體水平,并且對于石油、化工等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戰略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
近年來,國家在大型石化項目中,大力推進關鍵設備的自主設計制造,成效顯著,壓縮機、汽輪機、冷箱等關鍵設備先后實現國產化。由于大型自動控制系統對運行的安全性、技術的可靠性和流程的適用性要求特別高,國內高端市場長期被國外產品所壟斷。2007年,中石化武漢分公司、中控技術股份公司和中石化工程建設公司等單位聯合組成國產自動化系統應用項目攻關小組。在近兩年的時間里,攻關小組針對石化行業生產過程連續性強、能源資源消耗大,生產現場溫度高、壓力強、易燃易爆等特點,在系統設計制造、軟件組態、安裝調試和開工配合等環節上攻克了一系列難關,終于實現了這一國產自動化控制系統在大型石化主裝置的應用突破。
中石化武漢分公司油品質量升級煉油改造項目包括
500萬噸/年常壓減壓裝置、190萬噸/年煤柴油加氫精制聯合裝置、120萬噸/年延遲焦化裝置和6萬噸/年硫磺回收裝置,全部采用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中控自主創新的ECS-100控制系統。該項目第1套裝置于2008年2月建成投產,全部一次性投運成功。至今,4套裝置運行充分滿足石化行業“安(全)、穩(定)、長(周期運行)、滿(負荷)、優(化)”的要求。為國產控制系統進一步突破1000萬噸煉油、100萬噸乙烯、60萬噸PTA等大型石油化工主裝置的應用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