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3,2,1,點火”,隨著一聲驚天動地的轟鳴,一團紅色火焰噴射而出,那承載著三位
航天員生命以及國人無限榮耀的“神舟”九號穩步升空,再探天宮。與以往“神舟”系列及“天宮”1號不同,“神舟”九號實現了多個“第一次”:第一次實現手控交會對接,第一次實現女航天員太空飛行,第一次實現航天員訪問在軌飛行器,以及第一次進行10多天的載人在軌飛行。這些書寫了中國人在太空的“第一次”,記載著中國人的榮光。集團公司不少子集團、直管單位,為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貢獻了兵工人的一份力量。除了電子集團為“神九”和“天宮”對接機構提供驅動模塊和
電源模塊之外,
材料院、特能集團、江南工業集團等子集團也為此次航天盛舉提供了先進的產品,為“神舟”九號的安全往返,提供了保障。
材料院:
檢測,為宇航員安全保駕
目睹“神舟”九號的成功發射,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北方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全體員工難掩內心的激動。此次“神九”升空,材料院承擔著“神舟”九號宇航員生命安全保障系統和推進系統某類型閥體的檢測任務。此次檢測任務時間短、任務重,今年春節后,大家就開始忙碌了。兩位科研人員一小組,每人每天工作12小時,輪流換24小時不停地檢測。就這樣,他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不眠之夜,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點,最終確保任務圓滿完成。
6月16日“神舟”九號順利升空,18日實現載人交會對接,24日,首次空間手控交會對接試驗成功,標志著我國完整掌握了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具備了以不同對接方式向在軌飛行器進行人員輸送和物資補給的能力。材料院研制的某密封產品保證了“神舟”九號及星罩組合體運輸車車姿動態調平能力,成功解決了星罩組合體“三垂直”中垂直公路運輸的技術難題;用于推進劑質量保證的水紅外分析儀,20秒即可完成樣品
測試,
測量誤差是0.001%,為順利完成“神舟”九號發射及與天宮一號的載人交會對接任務提供了技術服務。
除了“神九”外,材料院還曾為我國“神一”至“神七”工程、“風云”系列
衛星、“嫦娥”一號、“嫦娥”二號月球探測器、“天宮”一號等提供相同服務。
特能集團:幫助太陽能帆板展開
6月16日18時37分,“神舟”九號發射,隨著太陽能帆板按預定時間準時展開,承擔太陽能帆板切割器研制任務的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北方特種能源集團陜西應用物理化學研究所的科技人員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他們研制生產的切割器正常工作。這是特能集團為我國航天事業做出的又一貢獻。
特能集團陜西應用物理化學研究所受上海航天局的委托,自1994年起就參與我國“神舟”飛船子系統研制任務,在集團公司的領導和總體單位的支持下,科研人員努力攻關、不斷進取,攻克了超低溫、熱真空嚴酷環境考核等一系列關鍵技術。經過科研人員不斷進行優化設計,該切割器在“神舟”一號、“神舟”二號、“神舟”三號、“神舟”四號、“神舟”五號、“神舟”六號、“神舟”七號、“神舟”八號上均取得了成功,同時還應用于軍用、民用
衛星等領域。
“神舟”九號太陽能帆板用切割器由特能集團陜西應用物理化學研究所配合總體單位上海航天局805所研制。在“神舟”九號發射到一定高度時,切割器切斷拉緊太陽能帆板的鈦絲桿,帆板展開,為船上
儀器、設備提供電能。“神舟”九號太陽能帆板的順利展開,進一步考核了切割器的作用
可靠性,為今后的研制工作提供了技術上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