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以“中國西部•世界機遇”為主題的第十六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以下簡稱:西博會)在成都拉開帷幕。作為四川工業企業,長虹軍民融合與智能制造最新成果以及CHiQ產品等吸引觀展者關注。
近年來,長虹整合內外部資源,夯實智能制造實力,在“中國制造2025”制造強國戰略中積極發揮試點示范作用,同時,充分發揮軍民融合等產業互補優勢,在轉型中獲取產業價值。
發揮產業互補優勢 軍民深度融合發展
軍工起家的長虹,在軍民融合中扮演重要角色。“著眼軍民融合產業的廣闊前景和地區優勢軍工資源,以軍民融合成果轉化基金成立為契機,長虹將加快軍民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在‘十三五’期間進一步做大做強軍工產業。”長虹控股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在軍轉民上,長虹利用自身在無線電/光電目標搜索與跟蹤雷達系統、指揮控制系統、航空電池與電源系統、光電互聯等軍工領域的長期技術積累,發展智能安防雷達系統與應急救援裝備、動力電源系統、新能源汽車及高端裝備互聯解決方案等高端民用產品;在民參軍方面,長虹利用在系統集成、高效制冷、視頻與圖像顯示、虛擬現實、智能感知與控制等方面的優勢技術,研制了軍用信息系統、軍用特種環境溫度控制系統、軍用仿真模擬訓練系統等先進軍用產品。
此外,長虹軍工產品還參與我國航天事業建設并走出國外。在剛剛成功對接的“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中射頻電連接器由長虹旗下華豐唯一提供。長虹電源公司除了強大軍工電源配套外,還廣泛運用于國內地鐵、磁懸浮列車等,并在澳大利亞、阿根廷、新西蘭、土庫曼斯坦、蘇丹等出口型機車項目中大規模使用。
另據獲悉,中國首個軍民融合成果轉化基金在前不久浮出水面。該基金由長虹控股公司和硅谷天堂合資設立,總規模20億元,40%投向中國工業科技城軍民融合項目。行業分析人士指出,“軍民融合成果轉化基金通過投資運作,將加快軍工科技成果轉化,促進軍工產業市場化規模化發展、軍工集團轉型升級,將成為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新的重要動力。”
夯實“智造”實力 充分發揮示范作用
積極擁抱互聯網,布局物聯網,長虹董事長趙勇于3年前提出“智能化、網絡化、協同化”的“新三坐標”智能戰略,推動長虹智能轉型,增強企業競爭力。圍繞智能轉戰,如今,長虹已成功構建智能研發、智能制造、智能交易、智能運營四大平臺,成為長虹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智能產品和智能服務創新的重要依托。
在本屆西博會上,長虹向外界集中展示了“多階段混聯離散型生產模式”、“生產線布局參數優化設計模型”、“基于大數據的智能制造信息系統”等一系列智能制造科研成果。據長虹智能制造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多階段混聯離散型生產模式可針對多品種、小批量的客戶定單需求,集成應用工業工程(IE)+自動化(AT)+信息化(IT)等技術,形成多階段混聯離散型生產模式,綜合生產效率提升20%以上。并完全顛覆傳統設計理念的“魚骨”生產線,既可實現多品種小批量生產,也可實現少品種大批量生產。
為了更好發揮試點示范作用,長虹整合全球優質資源,于8月16日與國際一流工業機器人制造商ABB戰略合作,共同成立長虹-ABB機器人應用聯合實驗室。目前,長虹智能制造承擔國家調撥項目37項,其中國家級重大項目達8項。
另外,不僅推動企業內部的智能制造轉型升級,依托長虹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持續技術積累,長虹開始將目光轉向外界,致力成為國內領先的智能制造系統集成服務商。目前,長虹智能制造公司已經在家電、軍工、教育、酒類、家居等行業的離散制造領域積累了豐富案例,今年對外智能制造服務營收有望突破1億元,未來三年有望突破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