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軍民融合發展系列報道:
4月27日,我國第一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成功為在軌運行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試驗補加推進劑。這是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順利完成自動交會對接后,我國航空航天工程到達的又一里程碑。
據悉,天舟一號此次任務包含有創建空間站需要突破和掌握的關鍵技術,是發展我國未來空間站運行的基礎。其中,檢驗“太空加油”技術任務、三次交會對接任務、以天基測控體制為主進行飛行控制任務等,對于設備的精確性,器部件的安全和穩定性有著極高要求。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為在軌運行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試驗補加推進劑,這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宇航工程。”四川電子軍工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據了解,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的對接機構主要是電路連接,為了補加燃料,二者間增加了液路連接,在整個補加過程中步驟多,流程雜,還要應對應急情況進行在軌處理,需要地面飛控系統進行復雜的操作。
配套國家重大項目,做軍工產業“領跑者”
據悉,在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項目,長虹提供了多項產品配套,如具有動目標跟蹤技術的測量雷達,為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射指揮中心提供火箭發射初始階段的實時參數和軌道信息;再如,長虹研發生產的高精度細晶氧化鈹陶瓷夾持桿,用以保障行波管處于穩定工作狀態。長虹以扎實可靠的軍工品質為我國宇航工程保駕護航。
作為我國“高新工程”、“宇高工程”等多個國防科研項目及配套裝備的研制生產任務“技術擔當”,長虹在我國海、陸、空、天、火箭軍等軍兵種和實驗基地,提供大量的武器及配套設備。從神舟一號時代開始,幾乎所有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配套上帶有“長虹造”身影。
“不僅在配套載人航天工程上有上佳表現,在四川省發展軍民融合大浪潮中,我們也是軍工產業大軍中的‘領跑者’。” 四川電子軍工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3月,長虹聯合省國防科工辦、電子科大共同組建起國內首個“電子信息軍民融合創新實驗室”。力爭通過整合政、企、學等多方優勢,加速軍民融合成果落地。
依托于集團優勢,通過跨界融合,將政、學兩屆優勢資源融于一體,行進中的長虹正在摸索出一條適合于自身發展的軍民融合之路。通過不懈的努力,長虹軍民融合不斷自我突破,如今在軍轉民、民參軍、軍民兩用技術領域積累起一大批轉化成果。不久前,在四川省國防科工辦組織和推動的軍民融合發展專項資金中,長虹控股公司11個項目強勢入圍,成為省內獲得相應資金支持項目最多的企業。
實力擔當,多個軍民融合項目獲支持
眼下,長虹的軍民融合成功正呈現出千帆競發的發展趨勢,并成長為四川省發展軍民融合產業重點扶持的龍頭企業。
在四川省委、省政府主辦的“2017中外知名企業四川行暨四川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專題推進會”上,中國科技城綿陽同四川發展所簽署的4個重點項目中,長虹控股公司占據其中3個項目,其中化合物半導體芯片、新能源鋰離子電池等研發成果獲得了上級部委機構的認可,成為省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重點扶持項目。
ldquo;軍民融合正在成為國家政策大熱,長虹已經在無線電光電整機、配套裝備、電子元器件及電子材料等領域形成深入布局。并搭建起軍民融合長期發展的頂層設計,軍民融合發展將搭乘更多國家政策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激發活力,創造新的增長極。”四川電子軍工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作為四川省、綿陽市軍民融合發展戰略重點支持的大企業大集團,長虹將集全公司之力發展優質軍民融合項目和技術成果轉化,并計劃在2020年實現軍工產業百億級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