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軍民融合發展正處于從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推進的關鍵階段,呈現整體推進的良好勢頭。25日上午,省委軍民融合辦副主任、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黃東紅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十三五以來,湖南擁有軍民兩用技術的產業總產值超過6000億元,全省軍民融合產業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1%,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30.4%。目前,全省共有3個國家級軍民融合產業示范基地,8家省級示范基地,以工程機械、軌道交通為代表的裝備制造業在全國擁有重要地位。
黃東紅表示,湖南“軍轉民”領域的先行先試已經探索出成功經驗,軍工科研成果深度融入湖南經濟社會建設各領域,成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目前,全省汽車制造、工程機械、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工業支柱產業中,帶有軍工血緣的單位及技術占70%左右。如軍轉民代表企業長豐集團已成為重要的自主汽車品牌,在國產越野車領域占有重要地位。
此外,通過央地合作、省校共建、軍地協同,湖南建立了跨軍民、跨所有制、跨部門的軍民融合科技創新模式。超級計算機、中低速磁懸浮、北斗衛星導航、自主可控計算機、碳/碳復合材料等20多項世界級和國內領先的科研成果在湖南省轉化應用。天儀研究院成功發射多顆商業微小衛星,成為中國商業航天領域生力軍。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北斗高精度導航等技術正加快產業化步伐,向經濟社會各領域滲透。
2017年,全省55個軍民融合產業重點項目,總投資達974億元,其中與軍工央企簽約35個軍民融合重大產業項目。國家軍貿公司與山河智能等6家省內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長株潭地區8家單位與中國商飛簽訂產學研合作協議。
在“民參軍”方面,湖南工業的快速發展構筑了“民參軍”的強大產業基礎。湖南工業基礎雄厚,2017年全省工業增加值達到11880億元,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35%。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航空發動機等裝備制造產業已具備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的基礎和實力。
地方優勢企業“參軍入伍”也為軍民融合注入新生力量。三一、中車特裝、景嘉微電子、航天環宇、時代橡塑等一大批優勢民口單位參與軍品科研生產。其中,三一汽車作為民營企業獲得陸軍車輛型號總體許可,開創全國先河。
黃東紅表示,下一步,湖南將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精準發力,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軍民融合向縱深發展。同時,堅持重點推進典型帶動,著重抓好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創建和重大示范項目建設,以點帶面推進湖南省軍民融合發展水平整體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