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蓉城,驕陽似火。11日下午,隨著4枚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一場實地、實兵、實裝堰塞湖排險演練在綿陽江油涪江河段拉開序幕。這是武警水電第十支隊百余名官兵擺兵布陣,開流泄洪,參加四川省“5.12”防災減災綜合大演練。
此次演練模擬四川地區發生8級地震后,造成地層錯動抬升,位于龍門山斷裂帶的綿陽江油市九嶺鎮涪江河段形成一處堰塞湖,堰塞湖壩體內水位不斷上漲,蓄水量約68萬立方米,隨著上游持續來水,堰塞湖水位不斷上升,壩體松軟,隨時可能發生潰壩,嚴重威脅下游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14時25分,一陣急促的警報聲刺破長空。隨即,堰塞湖“險情”突現,演練現場風云突起、扣人心弦。
綿陽江油市涪江河段告急!受特大地震影響,位于龍門山斷裂帶的江油涪江河段受阻形成堰塞湖。武警水電第十支隊立即啟動應急救援行動預案,緊急出動兵力100余人、裝備30余臺套,迅速投入搶險救援戰斗。
堰塞湖險情發生后,武警水電第十支隊5名工程技術人員組成勘查小分隊迅速爬上堰塞體進行實地勘察。5分鐘后,現場指揮部傳來勘查小分隊的情況匯報。受強震影響,涪江河段形成高10米、寬6米的堰塞體,上游水位不斷上漲,堰塞體滲水嚴重,如不及時處置,隨時都有可能潰壩,下游20萬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危在旦夕。
經過技術人員對堰塞體進行技術勘測和科學研判后,確定了采用毫秒延時控制爆破技術與削壩引流相結合的方法實施排險,同時首次采用強力排水車實施抽排水,降低庫區水位,減輕湖水對堰塞體的壓力。只見專業爆破分隊5名技術骨干抱起雷管、炸藥迅速沖上堰塞體,在堰塞湖壩體12個爆破點上熟練地埋裝炸藥,隨著指揮員鏗鏘有力的“起爆”聲,頓時,堰塞湖壩體削壩引流口水花四濺、煙石騰空而起,堰塞體松動爆破取得圓滿成功。
緊接著,機器轟鳴,鐵流滾滾,水電官兵操縱著30余臺大型推土機、挖掘機兵分四路,從涪江左右兩岸及壩上壩下采取推土機強制進占、石渣換填、河床進占的搶險戰法,成功將所有設備開進至堰塞湖壩體引流口,迅即展開作業。在現場指揮員的統一指揮下,壩體引流口兩側的挖掘機排成兩列,重點實施“成深槽、降高程、增流速、暢水流”排險作業,只見大型挖掘機揮舞著剛勁有力的鐵臂,不斷將堰塞湖堆積體向兩側拋去,堰塞湖壩體漸漸削低,壩體引流口越來越大,經過20多臺大型挖掘機30分鐘連續作業,一條長20米、寬6米、深5米的泄洪槽呈現在大家面前,堰塞湖湖水順著水電官兵開挖的泄洪槽平穩下泄,上游水位逐漸下降,險情得以解除,堰塞湖排險取得圓滿成功。
據在現場指導演練的該支隊支隊長付光均介紹,該支隊始終堅持干為戰、練為戰,積極依托承建的四川亭子口、西藏旁多等國家重點水利水電工程項目錘煉應急救援尖兵,近兩年先后組織大型實兵、實裝、實戰應急拉動演練30余次,確保一旦發生險情能拉得出、沖的上、打得贏,有效履行水電部隊應急救援“國家隊”的職能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