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實彈射擊成績取消,3天后全團重訓重考……”9月下旬,貴州某預備役師全師交班會上,按慣例公布本月全師輕武器實彈射擊考核成績,無異議后方可上報,沒承想該師劉師長卻首先提出反對意見。
翻開各單位上報的實彈射擊訓練成績登記冊,此次遭遇“集體召回”的團訓練成績還算不錯,優秀率甚至達到了50%。打出這么好的成績,報上去一準為師里增光添彩,怎么反而要重訓重考,一時間大家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從‘賬面’上看,×團的訓練成績確實不錯,但從實戰的角度出發,他們的成績卻是不合格的!”劉師長看穿了大家的心思,也不遮掩,一五一十地點出該團在實彈射擊中與實戰不符的現象:靶位設置雖然整齊劃一,但沒有按實戰要求,做到高低俯仰遠近各不相同;射擊過程中,每個射擊位置都鋪有棉墊;本來是30秒隱顯靶,但超時了依然顯靶繼續射擊并計入成績……
按照上級要求,該師堅持軍事訓練課目每月一考制度,為了嚴正訓風,不僅派出訓風督察員到現場督導檢查,師領導還通過巡視和遠程監控的方式,全程進行監督,問題自然無所遁形。“今天訓練場上的任何一點寬松和放縱,就是明天戰場上的流血和犧牲。”劉師長語重心長的一番話令眾人心悅誠服。×團輕武器實彈射擊重訓重考,不僅各項指標對表實戰,還增加了“敵情”和各種復雜情況的干擾,官兵一邊要與“敵”周旋斗智斗勇,一邊要發揮射擊技能,訓練成績比上次雖略有降低,但打出了實戰“成色”。
考核按實戰標準考,訓練就按實戰標準訓。全團整體“召回”不僅樹立了風向標,還引起了全師按實戰標準施訓的“鏈式反應”。黔中腹地,師機關輕武器分解結合不再擺桌子、鋪墊子,而是嵌入在拉動或越野中,場地簡陋、氣氛緊張;黔北山區,某團戰術訓練不再按部就班、照本施行,而是分組對抗、捉對“廝殺”;黔南叢林,某團軍事地形學不再僅比速度、看精度,而且還要全程“敵情”相隨,考驗戰場生存能力和隨機處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