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軍研發機動式防雷新設備保證全天候作戰
    2006-02-25 解放軍報

          現代戰爭對裝備的機動性提出愈來愈高的要求,然而,雷電卻始終在威脅著裝備和人員的安全??哲?a href="http://www.rmitrk.com/sort/Radar/" target="_blank">雷達學院防雷工程研究所專家經過多年攻關,研制出“天不怕”——機動式防雷新設備。請看——
            雷電,機動裝備的殺手
            隨著信息技術在現代戰爭中的廣泛運用,被聯合國列為十大自然災害之一的雷電產生的電磁脈沖對計算機、雷達等電子信息設備的破壞越來越嚴重:
            1987年6月9日,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火箭發射場上,隨著一聲驚雷,3枚小型火箭因誤觸發而發射升空,損失1.6億美元;2003年8月14日,紐約一家發電廠遭雷擊起火,美國東北部和加拿大部分地區發生大面積停電;與此同時,隨著愈來愈先進的偵察手段在現代戰爭中的廣泛應用,實施快速機動成為提高裝備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裝備在機動過程中,遭遇雷電嚴重威脅的可能也越來越大,雷電成為機動裝備的“殺手”。
            2003年6月,某部通信總站進行機動演練。狂風暴雨中,一裝備的視頻編解碼器遭雷擊損毀,造成自動化網絡系統信號中斷;2003年夏,某炮兵部隊在執行機動訓練任務時到達某山地,使用的還是固定陣地防雷設備,無法機動轉移和快速架設。這時,突來的雷電“觸發”了炮彈的電子引信,幾枚上膛的炮彈被引爆后自行發射。
            長期以來,固定式陣地都配有防雷設施,當雷電襲來時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而機動裝備防雷卻是長期困擾部隊的一個難題。為使機動裝備能在全天候條件下訓練作戰,2002年7月,空軍雷達學院防雷工程研究所主動請纓,投入到機動裝備防雷的科研攻關中。
            防雷,從吸引雷電開始
            空軍雷達學院防雷工程研究所王教授帶著科研人員經過多方論證,很快完成了課題設計方案,并于2002年9月正式申報立項。
            既然防雷,就要有過硬管用的防雷器。固定式陣地大都采用傳統的避雷針防雷,但避雷針保護范圍小,要增大保護范圍就必須增加避雷針高度或數量。如要保護一輛兵器車,至少需要一根幾十米高的普通避雷針或一套深埋入地的泄流地網。對于經常東奔西突的機動裝備,光是安裝或拆除一根高高的普通鋼結構避雷針就非常困難,且幾天的施工時間是機動作戰演練所不允許的。即使如此,一根避雷針也只能保護一輛兵器車,不能保護與之配套的設備及人員安全。
            經對軍內外十幾家單位的裝備進行分析,參考幾個防雷技術相對先進國家的防雷經驗,該所研制出成本低、保護半徑比傳統避雷針大數倍的主動式防雷器。該防雷器能夠在雷電襲來時,通過其頂端電極提前放電,主動將雷電電流“吸引”,經專用引線釋放到大地,從而有效地保護了裝備設施的安全。
            有了防雷器,還要把防雷器架起來。要適應機動裝備快速便捷的要求,就必須使升降支架具備快速升降、拆收方便、承載力大、抗風能力強、重量輕等特點。經過上百次反復推算試驗,他們最終設計出升降式防雷器支架。經陣地檢驗后,該防雷器升降支架完全可以滿足作戰需求。采用該支架,幾名操作人員能在幾分鐘內快速將防雷器升降到需要高度。
            難度最大的是泄流地網的研制,這也是整個機動防雷系統的關鍵所在。為取得最好的泄流效果,他們在不同氣候、不同氣象、不同土壤條件下進行實地降阻效果測量。大半年時間里,研究人員帶著設備走南闖北,取得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陰、雨、暴雨3種氣象,山頭、山坡、平地、低洼地等4種地形,草地、沙灘、砂礫、濕地、土壤等十幾類土質的上千組寶貴數據。經反復分析數據,他們對地網的選材、幾何結構、網眼密度、連接部件、降阻地極、架設方式等不斷進行調試改進,最終取得了理想參數,使接地電阻滿足了防雷要求。
            就這樣,設備研制中遇到的一個個難題相繼被攻克。2003年8月,機動式防雷設備試制完成。有關單位對防雷器進行防高壓實驗,對機動升降桿及泄流地網進行技術檢測,確認產品達到技術設計要求。去年8月,該設備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避雷,裝備“穿”上電磁防護衣
            機動式防雷設備究竟能否與“雷公”抗衡,需要實戰檢驗,更需要部隊認可。
            2004年6月,某雷達站奉命進行機動轉移。當開赴某山地時,天氣突變,隊伍被迫停止。按作戰要求,各類裝備選好有利地形后,都要緊張地進行戰術規避。只見幾名官兵從車上迅速抬下一個長方體木箱,緊挨各類兵器設備放下。架設點選定后,大家七手八腳地打樁、升支架、緊固拉繩,僅僅十幾分鐘,一根20余米高的防雷支架就豎了起來。
            很快,雷電挾裹疾風暴雨滾滾而來。待風停雨住,所有裝備和人員毫發無損。
            今年5月底,空軍雷達學院組織數百名應屆畢業學員進行綜合實習演練,主陣地選定在某地的一個小山包上。當演練進行到第3天下午,該地區突遭罕見雷雨。電閃雷鳴過后,早已架好防雷系統的雷達陣地巋然不動,沒來得及撤收的某新型雷達依然昂首挺立。前來考核觀摩演練的領導詼諧地說:以往遇到類似天氣,大家無不擔驚受怕,如今有了“天不怕”護身,我們的裝備就更神威了。
            “天不怕”讓雷公低了頭。據了解,到目前為止,有關部隊裝備了防雷設備后,在進行野外機動訓練和機動中,裝備再沒有出現過因雷擊而損壞的情況,保證了機動作戰訓練任務的順利完成。
            相關鏈接
            雷電危害不容小視
            雷電(閃電)是一種自然現象,按發生的空間位置可分為云閃和地閃。云閃一般為沒有到達地面的閃電、放電;云和大地之間的放電統稱地閃,俗稱落地雷,其走向多垂直于地面,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危害最大。地閃是脈沖放電,產生的電磁效應作用在電氣系統上,可能造成永久性破壞或攪亂正常工作。同時,由于對地放電有可能產生火花,可在易燃、易爆環境中引發災難,而且所涉及的電氣系統本身因其受破壞還會引起更大量的能量介入,導致更大的災難。
            我國《周易》記述的公元前1068年一次襲擊周武王住房的球形雷,是迄今世界上發現最早的雷擊記錄。據資料顯示,全球每秒鐘約有數十次地閃(俗稱“落地雷”)在活動著。雷電災害每年給全球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10億美元,被聯合國列為十大自然災害之一。(張玉根)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廣告服務  |  版權隱私  |  友情鏈接  |  站點導航
     
    日韩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3d | 中文字幕九七精品乱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 久久九九99热这里只有精品| 青草热在线精品视频99app|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 国产自啪精品视频网站丝袜|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永久一| 91精品国产91久久|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日韩精品久久不卡中文字幕| 91精品视频在线|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精品在线免费视频| 精品丰满人妻无套内射|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精品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久久| 久久只有这精品99|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潘金莲| 宅男在线国产精品无码|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站 | 国产成人愉拍精品| 久久精品青青大伊人av|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国产精品美女乱子伦高| 九九精品免费视频|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一级香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91精品在线播放|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午夜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国产精品自在线天天看片|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最新国产精品剧情在线SS| 夜夜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99久热只有精品视频免费观看17| 老司机69精品成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