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衛星導航示意圖 “北斗”將跨入第二代 西方夸大其軍事用途——中國的北斗衛星系統
近日,一篇發表在中國官方媒體的文章引起了包括法新社等眾多西方媒體的關注,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中國
國防大學學者,文章指出外層空間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必須準備好為維護國家利益而戰斗的地方。西方媒體宣稱這是中國軍隊開始關注外層空間軍事意義的信號。而包括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在內的多家媒體最近相繼稱今年內中國第二代“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開始組網,四年內可對全球實施精確覆蓋。有媒體分析指出,此舉可大幅提升中國精確打擊能力。
一時間,中國“北斗”衛星系統在中國空間戰略中作用和地位仿佛成為證明中國“太空威脅論”的新“證據”。
中國迫使美國發展第四代GPS?
近日,美國《太空評論》發表了一篇由泰勒·迪納曼撰寫的關于中國“北斗”衛星系統的文章。文章稱,中國計劃發展屬于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可能會迫使美國發展新一代更先進的GPS衛星系統。
該文章稱,中國正在計劃發展的“北斗”軍事衛星導航系統擾亂了歐洲和美國的計劃。中國的
航天部門正試圖借鑒美國的GPS—3(第三代GPS)和歐洲的“伽利略”系統(這套系統是由法國牽頭,部分借鑒美國的經驗)。“伽利略”計劃通過發射與美國導航衛星發射的M編碼頻率非常接近的信號,來壓制美國衛星導航系統的軍事優勢。歐洲人希望通過這種辦法,使得那些企圖阻塞他們發射信號的嘗試,都會影響美國自身衛星導航的行動。
文章說,很明顯,中國已經利用自己在“伽利略”計劃中的角色,從歐洲同行那里獲得了在軍事衛星導航技術方面的知識和經驗,而現在這些收獲將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文章認為,中國目前已經存在的“北斗”衛星導航網絡,只是一個初級系統,基于三顆與地球相對位置不變的軌道上的人造衛星(兩顆衛星處于運行狀態,一個衛星作為預備)。這個導航系統的軍事用途目前還非常有限,但是也有西方專家懷疑,這套系統將為瞄準美國本土目標的中國洲際彈道導彈提供導航。首先,這套系統給了中國運行、操作衛星導航系統硬件的實際經驗。結合他們從歐洲獲得的復雜的科學和工程數據,中國現在可能處于剛剛研制自己的軍事衛星導航系統的起步階段。澳大利亞、美國、日本、印度可能會為此感到擔憂。
作者指出,由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用于軍事用途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因此短時間內還不能運行,這樣就給美國留下時間,調整自己現有的衛星導航系統,防止中國的衛星導航系統有能力對美國的軍事行動發出威脅。這將意味著,美國當前的GPS—3計劃將不得不縮減或對目前的計劃做出改進。下一代GPS系統之后的衛星導航系統,將必須擁有更活躍的手段,克服或避免敵人的影響。
由于未來太空軍事行動將很可能在整個地——月系統發生,任何一個未來導航系統將不得不覆蓋這個空間。在這個系統中的一些人造衛星將不得不放置到月球軌道以外,而其他衛星將位于地球和月亮之間的太空。
文章認為,對于美國來說,化解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可能帶來的威脅,最好的解決方法將是限制GPS—3計劃,只發展3到4顆衛星。然后直接發展到GPS—3.5,最后達到GPS—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