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飛機起飛時的氣流甚至噪音來發電!憑借這一奇思妙想,南航5位大三學生在剛剛結束的空客全球大學生航空創意競賽中,摘得桂冠!這是中國代表隊第一次在這項比賽中進入決賽并奪冠,他們獲得了3萬歐元獎金。
“綠色創意”得到評委褒獎
來自全球75個國家、2600多名大學生組成的315支隊伍參加了本次大賽角逐,共有138名中國學生報名參賽,經過激烈競爭,南航“鳳凰之翼”代表隊作為唯一一支進入決賽的中國代表隊,與分別來自智利、印度、馬來西亞、瑞典另外四支代表隊共同進入最后的總決賽。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代表隊名為“鳳凰之翼”,鄭新原、潘立軍等5名參賽者中有4人是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本科三年級學生,還有1人是民航英語專業本科三年級學生。他們提出的創意是:沿機場跑道安裝系列葉形裝置,利用飛機起降時的空氣擾流發電。他們探索了這種葉形發電機的概念設計,并研究了在符合機場安全規定的前提下這種裝置的發電潛力。
評審團成員之一、空客中國公司資訊副總裁米曉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鳳凰之翼”隊的創意非常新穎,符合大賽“建設綠色航空工業”的主題。評審團認為這是“最讓人激動、最可行、最可能看到實際效果”的一個項目。
這個創意其實來自課堂上的“異想天開”
說到創意來源,團隊負責人鄭新原同學向記者介紹說:在一次《空氣動力學》課上,老師在向同學們講解飛機在起降時會產生強烈的“尾渦”,并且會影響很久,受“尾渦”的影響,前一架飛機起飛后,下一架飛機還要等好一會才能再起飛。他在課堂上當時就忽然冒出一個想法:“能不能讓飛機起降時產生的尾渦被循環利用起來呢?”
這個異想天開的想法一直在鄭新原的腦海中,直到他看到2011空客全球大學生航空競賽的通知,并了解到競賽主題是“貫穿整個飛機生命周期的環保”時,他決定提交自己的創意項目。他們的學術指導老師鄭祥明說,這一創意符合航空工業綠色環保的發展趨勢,具有較高的潛在應用價值。
飛機噪音也能用來發電
記者在現場看到了一個葉子形狀的風力發電機模型。據鄭新原介紹,經過對飛機起降時流場的計算與分析,這些發電機將放置在飛機跑道邊的一些特殊位置,飛機起降時產生的“擾流”以及飛機起降時的噪音,都會很好地被這樣特殊設計的風力發電機循環再利用起來,“機場跑道燈光等基本用電都可以自給自足了。”
大賽獎金全部分給學生
據航空宇航學院黨委副書記孫占久介紹,根據舉辦方空客公司的要求,大賽獲得的3萬歐元獎金全部分配給學生。學校、學院一向重視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通過營造創新氛圍,搭建各類創新競賽平臺,鼓勵學生申報創新基金,開設開放創新實驗室等措施,只要有創意想法就可以得到指導老師或學長們的指導和幫助以及學校學院的經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