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軍民融合發展系列報道:
抓好軍民融合高技術產業基地建設,發展軍民融合產業集群,需要政府政策和企業、學術界等共同努力。四川省作為軍工大省,國防科技工業體系完備、基礎雄厚,在全國戰略布局中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日前,記者從四川省國防科學技術工業辦公室(以下簡稱省工辦)獲悉,2017年四川省148項軍民結合專項資金項目納入省級軍民融合發展專項資金支持。
在眾多提報項目中,軍工大戶長虹公司申報軍民融合專項資金項目13項,經過評審,全部進入項目庫。其中低空無人機搜索告警雷達系統項目等11項預計納入支持范圍,居全省第一。
全省第一,11個項目獲得專項資金支持
近年來,長虹軍工產業發展迅猛,其中軍轉民、民參軍、軍民兩用技術多個維度同步發展、協同爆發。對于本次預計11個項目同時獲得省級專項資金支持,長虹軍工產業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項目的進展十分順暢,甚至超出最初預期。長虹軍工產業將進一步發揮地域優勢,通過整合內外資源、引入資本等不同方式鞏固資產價值,并保障項目價值最大化。
據介紹,長虹電池公司主導的軌道機車磷酸鐵鋰蓄電池組項目中,研究工作目前已經取得實質性進展。其中,由081主導的低空無人機搜索告警雷達系統項目,主要是瞄準目前我國民用無人機應用飛速增長背景下,“黑飛”事件頻發對政府、核設施、奧運場館、機場等VIP場所以及軍民航飛行器飛行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的現實,結合無人機特點和應用環境,在突破“低小慢”目標檢測等關鍵技術的基礎上,研制低空監視雷達工程樣機,深入開展低空無人機探測演示驗證試驗,為有效解決困擾公安等部門的無人機“黑飛”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和手段。
“集團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項目獲得省級部委專項資金支持,這是對長虹多年來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成果的肯定。我們的軍工產業在無線電/光電整機、配套裝備、電子元器件及電子材料等領域中,均有著廣域布局和深入研究。接下來,我們會加大軍品、民品相互轉化的研究和生產力度,力爭在未來幾年軍民融合發展大浪潮中,貢獻更多的落地成果。” 長虹軍工產業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以技術為核心,多領域廣布局
在產業觀察人士看來,長虹經歷過軍工立業、彩電興業,再到如今的信息電子多元拓展,目前已成為集軍工、消費電子、核心器部件研發與制造為一體的跨國型企業集團。這一切輝煌與成果,均和長虹軍民融合發展歷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數據顯示,長虹軍工產業整體銷售規模從2007年的13億,增長到2016年的66.96億元。在長虹軍工產業高速發展的10年中,長虹也經歷了由最初以彩電為主業向當前綜合家電、軍工、IT分銷,以及智能服務等新興產業并肩發展的新格局。
依靠著在軍民深度融合發展領域的不斷探索,長虹始終以核心技術為第一生產力。同時,長虹在研發領域“毫不吝惜”。此前有媒體披露,長虹力爭于打造地方性龍頭型軍工企業形象,在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同時,逐年加大科研經費。目前,每年軍民研發方面費用超過20億元,已擁有一系列核心技術和研發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技術發展與軍工產業強盛形成良性循環,二者彼此促進,讓長虹成為四川省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的代表性企業之一。依托于核心技術優勢,長虹還積極布局人工智能、物聯網等眾多領域,并在近年來先后孵化出人工智能家電、物聯網手機等創新概念型產品,并屢屢切中用戶痛點,成為行業發展的風向標。
在多領域積極探索與布局同時,長虹還善于整合外部力量強化自身實力。今年兩會期間,長虹與四川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電子科技大學強強攜手,聯合成立國內首個“電子信息軍民融合創新實驗室”。據悉,該實驗室將在雷達系統及其關鍵技術、新體制雷達、新能源、新型電子元器件等領域,進行關鍵技術研究和產業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