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軍營,我和許多新兵一樣,懷揣著對軍旅生活的憧憬與熱血,以為穿上這身迷彩,便離夢想更近了一步。然而,現實很快讓我清醒:這身軍裝,從來不是榮耀的外殼,而是沉甸甸的責任,是意志的磨刀石,是青春與汗水鑄就的信仰。
隊列訓練伊始,我因動作不規范被單獨叫出隊伍。站在隊列之外,目送戰友們邁著整齊的步伐向前,那種“掉隊”的失落感,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我低頭反思:自己體能偏弱、動作遲緩,三公里常常跟不上,既不出眾,也不亮眼。軍營,講究的是標準、是速度、是過硬的綜合素質,而我,像一塊未經打磨的粗鐵,尚未成型。夜深人靜時,我常獨自坐在床沿,望著墻上那頂迷彩帽出神,心底反復叩問:“我,究竟配不配得上這身軍裝?”
正是這無數次的自問,激發了我骨子里那股不服輸的韌勁。我深知,唯有迎頭趕上,才能對得起這身戎裝。
我開始主動尋找自己的“短板”。單杠訓練,曾是我心里一道難以逾越的“坎”。第一次嘗試,我甚至連一個完整的引體向上都無法完成,重重摔在地上,滿身塵土。班長話語直接:“別拿‘不行’當借口。”那一刻,我沒有辯解,只是默默轉身,走向器械場。在昏黃的燈光下,我一次次嘗試,拉不上去就借助跳躍,手心磨破了,貼上創可貼繼續練。別人休息,我加練;別人入睡,我在操場上奔跑。我清楚自己資質平平,但我更堅信:笨鳥先飛,貴在堅持。只要飛得夠早、夠久、夠執著,終能抵達目的地。
戰術匍匐訓練同樣是我的弱項。動作慢、速度跟不上,一次訓練下來,作訓服被鐵絲網劃破,手肘滲出血跡。衛生員一邊為我處理傷口,一邊半開玩笑地說:“夠拼的啊。”我只是點了點頭。所有的苦與累,都在秋末那個傍晚得到了慰藉。訓練結束后,班長走到我面前,拍了拍我的肩膀,語氣平靜卻有力:“你現在,有個兵的樣子了。”這句話不重,卻狠狠砸在我的心上——它是對我所有努力的認可,也點燃了我心中更高的目標。
當比武選拔的通知貼在營區公開欄時,那抹醒目的紅色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我站在公告前,沉思良久。曾經的“我”,從未將“比武”二字與自己聯系起來。但這一次,我沒有猶豫,主動向排長遞交了報名申請。選拔當天,全排集合,我第一個舉手。身后傳來低聲議論,我聽見了,但沒有回頭。我明白,這個機會不是等來的,是訓練場上無數汗水換來的資格,是一寸一寸拼搏出來的位置。
比武訓練的強度遠超日常。武裝奔襲、夜間障礙、極限體能……每一項都在挑戰身體的極限,錘煉意志的底線。一次高強度訓練后,我的手肘腫得無法抬起,連水壺蓋都擰不開。班長遞來水,看著我說:“扛不住,可以退出。”我輕輕搖了搖頭。不是逞強,而是走到了這一步,我不愿、也不能半途而廢。
最終,我代表連隊,站上了“精武—2018”、“邊海衛士—2019”等系列比武的賽場。過程艱辛,磨人意志,但我用盡全力,跑出了屬于自己的節奏。憑借這份堅持,我為連隊贏得了榮譽,并榮立個人三等功。領獎那天,我在萬眾矚目下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臺下,班長沒有說話,只是遠遠地朝我點了點頭。那一刻,內心無比沉靜。我懂得,真正的認可,從不喧嘩于言語,而深藏于戰友堅定的目光之中。
載譽歸隊不久,我,于梁碩,被評為“優秀士兵”,并收到了保送軍校的通知書。那天夜晚,營區的燈火漸次熄滅,我獨自坐在床沿,靜靜地整理那身陪伴我無數日夜的軍裝。當手掌拂過肩章時,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這身軍裝,不僅是榮耀的象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我曾以為,經歷了比武場的淬煉,已走過最艱難的路。然而,當新的征途在眼前鋪開,我才恍然:真正的“深水區”,才剛剛開始。
軍校的生活,是另一片截然不同的戰場。知識的壓力,有時比體能極限更讓人窒息。課堂上,教員提問,我一次次站起,卻只能回答“不會”。周圍的同學大多來自重點高中,基礎扎實、思維敏捷,而我,仿佛又一次成為了“隊尾”的落后者。同桌勸我:“別太拼,可以先放緩節奏。”但我深知,體能落后可以靠訓練追趕,知識的差距,同樣能憑借刻苦來彌補。
從那時起,課堂上,我坐得最直,聽得最認真;自習室里,我總是最后一個離開。題目不會,就追著教員、同學請教;概念不懂,就反復抄寫、記憶。并非我天生聰穎,只是我早已習慣了從隊尾起步,一步步向前追趕的過程。久而久之,我不再是那個被教員“跳過”的學生,反而被請上講臺講解例題;同學開始主動借閱我的筆記,相約一起復習備考。某個深夜,當我關掉教室最后一盞燈,走出自習室,仰望軍校那片深邃的星空時,我在心里對自己說:“看,我又追上來了。”
從“隊尾的掉隊者”到“比武場上的拼搏者”,從“被叫出隊列的新兵”到“課堂上發言的骨干”,這一路的蛻變,非一日之功,而是由無數個日夜的汗水與堅持點滴匯聚而成。軍營教給我最寶貴的,并非跑得多快、拉了多少,而是一個軍人最核心的精神底色:不怕慢,就怕站;不怕落后,就怕放棄。
軍人的價值,從不由其初始位置決定,而是在每一次向著戰位無畏靠攏的過程中得以彰顯。戰場沒有配角,強軍路上更沒有捷徑。這身迷彩,早已不只是一套穿在身上的制服,它已融入血液,成為一種信仰。那顆永不服輸的心,是用堅持與汗水鑄就的軍魂。
我愿做軍中的一塊磚,哪里需要,就牢牢砌在哪里。無論艱苦與勞累,無論遠方與近處,都能頂得上、扛得起、打得贏。因為我深深懂得——真正的榮譽,并非閃耀于獎章高懸的瞬間,而蘊藏在那無聲的堅持、那默默攀登頂峰的全過程之中。這是一名中國軍人的成長答卷,更是千千萬萬忠誠衛士不畏艱難、奮勇向前的精神寫照。
署名:于梁碩
單位:陸軍步兵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