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中科人才技術交流發展中心深圳中心、北斗衛星導航應用技術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中科恒基科技有限公司落成慶典在深圳隆重舉行。本次戰略合作方之一的北斗衛星導航應用技術工程研究院是為推進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推動商業航天發展和推廣衛星應用而成立的非盈利性組織。
2008年1月1日晚,海格通信(SZ002465)發布公告,近日與特殊機構客戶簽訂通信電臺、衛星通信、北斗導航及配套設備的訂貨合同,合同總金額約 4.48 億元。體現了軍改落地后,特殊機構用戶采購工作全面恢復, 特殊機構信息化裝備及軍民融合市場未來空間較大。
近日,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產品檢測認證聯盟首屆會員代表大會在長沙召開。本次大會進一步落實了《北斗衛星導航檢測認證2020行動計劃》,有助于推動北斗導航產品檢測標準體系建設。大會公布了聯盟組織架構、理事會和專家委員會成員名單,宣讀了2018年工作計劃,發布了聯盟標識和聯盟網站,并對聯盟成員單位進行了授牌。
12月7日,省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書記、局長楊宏山,黨組成員、副局長陳向陽一行赴陜南、關中地區調研省北斗衛星導航定位基準站建設項目進展情況并進行現場指導。局基礎測繪管理處、省第四測繪工程院有關人員陪同調研。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的高精度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它既是國家空間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陜西省經濟社會轉型升級、快速發展的有力保障。
2017年12月5日,第二屆中國(長沙)智能制造峰會智能制造與產融結合分論壇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該分論壇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工程院、湖南省人民政府指導,由盛世投資和長沙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組織,旨在探討資本在智能制造領域的驅動力量與驅動路徑,加強智能制造領域金融機構與企業的交流合作。
2017年11月5日19時4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二十四、 二十五顆北斗導航衛星。這兩顆衛星屬于中圓地球軌道衛星,是我國北斗三號第一、二顆組網衛星,開啟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的新時代。衛星入軌后,經測試及入網驗證,可對外提供服務。此次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首次發射,將穩步推動北斗三號系統建設,加快北斗系統盡早服務全球,造福全人類。
10月20日,ChinterGEO 2017中國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裝備展覽會在廈門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盛大開幕,上海司南衛星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攜北斗高精度GNSS產品參加本次大會,翟傳潤副總經理出席開幕式并剪彩。
10月26日,2017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展會吸引了眾多世界知名的企業和專家學者前來參加,上海司南衛星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攜系列自主北斗/GNSS高精度產品亮相本次展會。
為進一步鼓勵企業加強自主創新,促進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發揮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示范效應,10月20日,由上海市科技創業中心協同東方財經·浦東頻道舉辦的“2017上海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百佳年會”在上海隆重舉行。年會對2016年度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百佳”、“自主創新十強”以及“先鋒人物”進行了表彰,華測導航憑借I80小型化高精度北斗智能接收機,榮獲2016年度上海高新技術轉化成果百佳企業。
第七屆全國測繪地理信息技術裝備展覽會暨全國測繪地理信息博覽會定于2017年11月8日至10日在江蘇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行。今年展會將與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學會2017年學術年會同期舉辦。展覽會將全面展示和交流測繪地信裝備供應商貫徹中央精神,發力供給側結構改革所取得的新成果,以最新的技術、最好的產品、最優的服務助力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發展。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關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軍民融合的戰略機遇期,也是軍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過渡、進而實現跨越發展的關鍵期”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中國廣水導航技術軍民融合產業園近日在湖北廣水舉行隆重的開工奠基儀式。該項目為軍民融合高科技項目,占地面積298畝,總投資12個億,主要建設6棟12萬平方米廠房,擁有國內頂尖研發和管理團隊以及國際一流的六條激光陀螺、光纖陀螺和慣性導航系統自動化生產線,從事慣性導航系統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廣泛應用于車船、軍機、導彈、潛艇、無人機等的精確制導系統。
日前,合眾思壯(002383)在京召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研討會暨科學技術指導咨詢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萍嘉?位院士、10位專家和政府機關、行業協會領導,共計56名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由公司首席科學家沈軍主持,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李志剛總工程師代表行業主管單位致辭。
18日,廣水導航技術軍民融合產業園開工建設。該產業園占地298畝,總投資12億元,將新建6條激光陀螺儀、光纖陀螺儀和慣性導航系統自動化生產線,產品廣泛應用于車船等精確制導系統。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4萬套慣性導航系統生產能力,年銷售額有望達到50億元,有利于增強廣水市工業實力、助推轉型升級、促進軍民融合。
10月14日,我國自主設計制造的噴氣式支線客機ARJ21,在山東東營完成了首次搭載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測試試飛工作。試飛取得了大量試驗數據,為國產衛星導航系統在國產民用客機的應用打下堅實基礎。本次試飛從10月10日開始,按照相關國際民航標準及中國民航有關技術標準要求,ARJ21飛機完成了機載北斗衛星導航接收機功能和性能驗證、地基增強系統驗證,以及北斗短報文功能試飛驗證。測試結果表明:國產相關系統的性能達到國外同類系統水平,其中瞬態和快速定位指標居國際領先地位。
近日,戰略支援部隊某研究所科研人員加班加點,圍繞“十三五”時期相關重大科研課題,積極開展項目論證、關鍵技術攻關。大家紛紛表示,勇當科技尖兵,向科技前沿進軍,以飽滿熱情和實際行動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據有關負責人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軍軍事測繪導航建設圍繞“搞清戰場環境、保障打贏戰爭”核心使命,加快構建戰場環境保障體系,主動搶占新興領域戰略制高點,加快推動時空基準工程、北斗導航工程、天繪遙感工程、經緯地理工程建設,測繪導航建設發展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