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在位于沙區大學城的重慶北斗產業園,重慶日報記者看到,占地1000余畝的園區大部分已經完成平場,在重慶北斗科技集團剛剛建好的廠房里,工人正在對各種設備進行最后調試。這是我市發展北斗產業,搶灘軍民融合發展的又一進展。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并具有獨特的短報文通信功能。
如果你是一名軍事愛好者,那么你對中國自行研制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應該不陌生。今(19)日,“全國檢驗檢測機構開放日”活動在重慶市拉開序幕,活動由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啟動儀式上,主辦方為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產品檢測認證聯盟揭牌,為北斗衛星導航產品質量檢測中心(籌)授牌,這將是重慶服務軍民融合,加快轉型升級的重要里程碑。
9月16日,第六屆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年會暨首屆衛星應用國際博覽會在深圳大運中心體育館隆重開幕。作為已經參與了4屆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年會的行業領頭企業,南方自然也不會錯過本屆展會,再次攜全系列高精度定位產品亮相展會。多年來,南方始終努力將最好的產品和最新的成果呈現給行業。本次參展的產品更是系列全面,地上測的、水上行的、天上飛的,應有盡有,可謂覆蓋海陸空。
2017年9月16日,由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舉辦的第六屆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年會暨首屆衛星應用國際博覽會在深圳大運體育中心盛大開幕。星網宇達攜“智能感知”、“智能通信”兩大系列產品參展,通過展覽展示、論壇交流等方式彰顯了核心的技術優勢和完善的產品體系。星網宇達科技創新成果在衛星導航服務領域大放光彩,榮獲“2017衛星導航定位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新型衛星天線跟蹤指向技術及應用“2017年度優秀論文獎”。
2016年度《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17日在京發布。白皮書顯示,2016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2118億元,較2015年增長22.06%。
神舟飛船、天宮實驗室、月球探測、登陸火星……在談及中國雄心勃勃的航天計劃時,越來越多的網友習慣引用一句話“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環球時報》13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五研究院獲悉,中國下月將擇機發射世界首顆脈沖星導航試驗衛星,以搶占航天前沿技術戰略制高點。
近日,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獲悉,全球首顆脈沖星導航試驗衛星(XPNAV-1)將于11月擇機發射,將實測脈沖星發射的X射線信號,嘗試驗證脈沖星導航技術體制的可行性。
2016年9月27日到29日,以“星參北斗 位聯世界”為主題的第五屆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年會暨展覽會在成都舉行。被譽為“中國衛星之父”的孫家棟院士及劉經南、楊元喜、李建成等15位院士、企業家、2000余名參會代表面對面交流,共商產業發展大計,交流創新心得,共赴一場思想火花碰撞的饕餮盛宴。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7月20日在京發布的2015年度《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15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保持高速發展,總體產值達到1735億元,較2014年增長29.2%。其中北斗應用占比進一步提高,市場貢獻率接近20%。
與會代表將就區域合作、海洋環境保護、海上安全、海員權益、海上事故應急以及客船安全等議題展開深入充分的討論。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以下簡稱“北斗系統”)未來或將投入海事應用。
它不是科研單位,卻承擔著科研任務;它不是作戰部隊,卻承擔著戰備值班任務;它不是院校,卻擔負著人才培養任務。這支新型作戰力量,就是總參衛星導航定位總站。
工信部副部長、國家航天局局長馬興瑞昨日在第64屆IAC航天局長論壇上表示,中國將加快北斗衛星導航全球系統建設,并透露目前已經有一部分民營及個體的工業企業參與到中國的航天工業計劃。
7月1日,印度成功發射了首顆導航衛星,為構建自己的“印度區域導航衛星系統” (IRNSS) 邁出了重要一步。作為印度正在獨立建造的首個導航定位系統,IRNSS雖然有許多尚待完善之處,但隨著系統的建成啟用,以及由區域性導航定位系統向全球性導航定位系統擴展,它必將給印度國家安全和軍事力量帶來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