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機床廠(上海機床廠有限公司前身)始建于1946年,是中國最大的精密磨床和精密量儀專業制造企業。1996年企業改制,成立由上海第三機床廠、上海第八機床廠、上海木工機械廠、上海量具刃具廠、上海星火模具廠先后加盟的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
該企業從1950年起生產各類磨床,品種、規格占全國磨床行業的三分之一。主要產品有:外圓磨床、萬能外圓磨床、平面磨床、軋輥磨床、曲軸磨床、雙端面磨床、花鍵軸磨床、磨齒機、螺紋絲桿磨床、凸輪軸磨床、橢圓倒角磨床等各類普通磨床、專用磨床、數控磨床,以及三坐標測量儀、圓度測量儀、齒輪油泵、金剛石滾輪等,多種產品曾榮獲上海市和國家優質產品獎,并在國內居領先水平。
上海機床廠占地面積35.42萬平方米,有1.53萬平方米恒溫車間,加工設備1200多臺(套),其中一批數控機床、儀器設備和生產線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系中國機電產品出口基地之一,具有直接對外法人資格,先后與外商在美國開辦ECOTECH MACHINERY ING和在新加坡開辦中新機床有限公司。1988年至1993年,上機利用世界銀行貸款進行工廠合理化,現代化改造,引進美國蘭迪斯(LANDIS)磨床公司的數控外圓、曲軸、凸輪輪軸磨床、德國萊茲(LEITZ)公司精密型三坐標測量機、德國西門子(SIEMENS)公司磨床數控系統等制造技術,為企業的科技進步和產品的升級換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PDM項目總體介紹
上海機床廠對產品設計非常重視,有嚴格的管理方法,但是通過手工進行電子數據的管理在效率、技術等方面存在著不少問題。對電子數據資源的版本和借用管理都是一個空白,設計人員之間的數據共享基本上是靠設計人員的經驗和對產品的熟悉程度來實現的,沒有一種很好的產品資源管理和查找方式,設計資源無法實現有效的共享。而且隨著企業的技術部門的不斷擴展,新的設計人員對于產品熟悉時間較長,難以快速接手新的工作。從整個企業級別來看,其他部門查閱技術部門的資料時,也不能提供一個有效的查詢工具。
企業管理層對于信息化建設非常重視,信息化投入在國內也較早。為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決定建立一個支撐企業設計、工藝技術管理的產品數據管理平臺。通過對國內外PDM/PLM產品及軟件商實力的詳細考察,選擇在機床行業擁有眾多成功的一體化解決方案案例,并對制造業信息化有深刻理解的艾克斯特公司建立信息化戰略合作關系。
通過對企業技術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分析,結合艾克斯特公司在機床行業實施的經驗,確定PDM項目以下技術路線:
進行CAD、PDM基礎應用,輔助產生、管理規范的產品數據
在機械設計中,結合CAD系統,在共享統一的產品數據庫的基礎上,共享ERP的基礎數據庫,在產生工作數據的過程中,提供工具讀取ERP基礎數據,填寫到文件中,并能自動批量地把數據集中管理到PDM系統中。增加數據合法性檢驗,及數據分析工具,保證產品數據在PDM、ERP數據庫中的一致。
支持工作流程的應用,規范技術管理工作,提高數據準確率
按照機床研制一般采用的“方案設計-總裝設計-部裝設計-零件設計”流程,在產品設計、設計變更中,分別使用工作流程管理技術,通過分配任務、管理工作數據、進行網上審批、歸檔、發布、變更的控制,使產品數據在產生的過程中就能得到好的管理,減少生產環節產生的質量問題。按照結構樹方式組織工作過程中產生的產品結構、報表等信息,提供紅線批注、電子簽名等手段,輔助進行網上審批工作,記錄審批結果,使技術管理工作更規范。
CAD\ PDM\ERP緊密集成,為ERP的關鍵應用提供準確的產品數據
所有的工作,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能使ERP系統全面地應用起來,為保證ERP系統能得到完整、一致、準確的產品數據在CAD、PDM中進行大量、細致的處理工作。通過PDM系統向ERP系統發布設計BOM信息,通過CAPP的結構調整,向ERP系統發布工藝BOM信息,工藝BOM信息和工藝路線、定額信息結合形成ERP系統所需要的制造BOM信息等。從而為ERP系統提供合格的產品結構信息。
PDM/CAPP項目創新點介紹
在本項目的實施過程中,與以往技術路線最大的不同是自制件材料編碼形成與管理。
企業在信息化不斷的探索過程中,一直認為建立一套科學的、適宜本企業未來發展的編碼系統是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基礎。在2000年至2005年之間多次組織力量進行編碼系統的編寫以及試用,編碼系統幾易其稿。上海機床廠編碼系統的特點是流水碼和分類碼結合的方式,流水碼用于物料編碼的唯一性識別,分類碼應用于物料的分類查詢,以及利用成組技術應用于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編碼總體規則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