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藝系統圖
二、行業背景
未來中國供水和污水市場的需求巨大。供水方面,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城鎮用水人口呈增長趨勢,我國“十一五”期間(2006年~2010 年),全國城市供水將新增 4000 萬立方米/ 日的能力;污水處理方面,根據國家環保總局的規劃,全國同期需要建設污水廠677 座,將有 3000 億元左右資金投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領域。國有產權改革和水務市場化、產業化發展帶來的合資、并購發展機會。目前,中國有城市 661 個,基本上每個城市都擁有自己的自來水公司,共有水廠 2000 多個,資產總額達 5000 億,各自來水公司的供水能力普遍較小,所占份額也以當地需水量為限。中國現有供水企業區域經營分散特性,將為各類水務投資公司的購并發展帶來巨大的潛在市場機遇。水價形成機制的合理化和改革,水務項目運營的改善、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通過應用新技術、新工藝與設備運營的優化降低運營成本,都將給專業化的投資運營商帶來較大的投資收益和管理收益。
三、系統結構
監控子系統采用全開放分布式結構,系統由廣域以太網絡及其上分布的各節點計算機、機組 LCU 和分水點 RTU 組成。整個監控系統的網絡由兩個獨立傳輸系統組成:一個以粵港調度中心為全線調度中心的專用的 SCADA 網絡,另一個是金湖泵站為備用調度中心采用綜合通信網(OTN 系統)作為監控系統的備用的 SCADA 網絡。主要由四個層次構成:
1. 調度中心層
• 采 用兩個冗余的核心路由交換機 Cisco 4503,組成冗余的 100/1000M 以太網絡,通過長距離光纖媒體轉換器 實現與主干泵站組成骨干網(雙星型100M 以太網),并具有路由功能,實現各個泵站VLAN 之間的數據交換。
• 通過綜合通信網(OTN 系統)與二期、三期電站相連,實現調度中心與各個站VLAN之間的數據交換。
• 提供一套 LCU(GE Fanuc 系列 90-30 PLC)用于在模擬屏上顯示過程數據。泵站和調度中心模擬屏上顯示的 LCU 數據,其采集通過 LCU 間的直接通訊來完成。
2、緊急備用調度中心層
采用路由交換機 Cisco 2621,通過綜合通信網(OTN 系統)與主干泵站組成數據備用網(10M以太網)實現金湖泵站備用調度中心各個站 VLAN 之間的數據交換。
3. 泵站層
• 四個泵站都是由兩臺 Cisco2950 交 換機并利用虛擬網絡技術(VLAN)組成自身冗余的、獨 立的 10/100M 子網絡。同時,它還通過綜合通信網 (OTN 系統)與各自的分水點 RTU 相連,實現各個站對
相應分水點的監控。
• 每個新建泵站的每個機組配備有一套 LCU,用于機組數據采集和設備控制。為達到 LCU 和 SCADA 系統間的數據 交換,所有的 LCU 都與泵站的每個交換機相連,每套LCU 有兩個以太網控制器。
4. 現場層
• 現場是連接分布式現地控制裝置及各種智能設備的 Genius、Modbus 和 Profibus_DP 現場總線。
• 為監控輸水沿線的各分水點,每個分水點都配有現地控制裝置 RTU,用于分水點數據采集和設備控制,分水點 RTU 通過綜合通信網(OTN 系統)與各自新建泵站的B交換機相連,接入泵站 SCADA 系統。
四、系統功能
計算機監控子系統由 SCADA(監控和數據采集)和 PLC 部件(LCU、RTU)構成,并通過以太網通訊系統相連。控制系統有三個控制層,分別是調度中心的 SCADA 系統、泵站的 SCADA 系統和 PLC(LCU 和 RTU)。
在泵站 SCADA 系統上實現的功能,在調度中心和備用調度中心上均能遠程查看。
1. 數據采集和處理
• 生產過程運行參數的采集和處理
• 主要設備狀態的監視及事件順序記錄
• 相關量追憶記錄
2. 生產過程的控制
監控子系統具有對輸水沿線主要機電設備、輔助設備、廠用電系統、閘門系統的全面監視和控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