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軍區船運大隊貼近實戰強化險難課目訓練
2013-05-27
解放軍報
“丁零零……”5月22日21時,渤海前哨夜色正濃,一陣急促的鈴聲過后,濟南軍區某要塞區船運大隊兩艘船艇迅速起航,駛向大海深處,開始今年第7次夜間航行訓練。據跟艇出航的大隊長李法文介紹,夜間航行等險難課目訓練實現常態化,標志著大隊船艇專業訓練開始向“深水”推進。
這個大隊擔負著防區海域的偵察、運輸等任務。近年來,大隊通過以運帶訓、分批整訓等方法,有效夯實了官兵的基礎能力素質。然而,由于受安全等因素影響,船艇夜間、復雜氣象、復雜海區等險難課目訓練一直比較少。“基礎技能已經達標,為什么不增加險難課目訓練比重?”在前不久召開的議訓會上,李法文對機關制訂的訓練計劃提出批評。他帶領有關人員圍繞船艇戰時任務特點,修改完善夜間訓練計劃,將20余個緊貼實戰需求的險難課目列入常態化訓練內容。
“登陸部署,人員就位!”經過數小時夜航,筆者乘坐的船艇完成島礁區航行等課目訓練返回軍港。漆黑的夜色中,只見站在艇艏的引導員手持熒光信號棒,熟練地引導船艇調整航速航向,一次性成功登陸。筆者在艇上的第二季度訓練計劃表上看到,除基礎航行訓練外,船艇夜間島礁區航行、船載高射機槍夜間對空射擊等險難課目貫穿始終。
據悉,為規避訓練風險,該大隊在開展船艇險難課目訓練前,針對復雜條件下航行情況處置,組織官兵進行規范化演練和考評,考評不達標的一律組織復訓,確保每艘船艇均達到“能打仗”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