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務:
某城市希望建立一個移動目標跟蹤定位系統,需要有相應的陸地無線通信網絡來支持定位信息的傳輸。用戶在調研時圈定了兩種方式老構建無線通信網絡平臺:使用公眾網或者建立專用網絡。使用公眾網如GSM/GPRS,具有覆蓋范圍廣、數據速率高等優點,但網絡繁忙時,信道阻塞容易造成信息的延時甚至丟失;自建專用網可以保證專用性、實時性和保密性,只需要少量的初期投資,但網絡的運營費用很低,根據需要定位的區域可靈活應用單基站或擴展為多基站聯網模式。用戶在進行了多方的考察和論證后,最終選定自建一套專用的無線網絡。用戶對于專用無線數據網絡的容量很關注,實際上無線數據網絡的用戶容量是由無線電臺的數據速率、收發轉換時間和傳輸的信息量決定的。為滿足大容量的要求,專用無線數據網絡的電臺必須提供高的數據速率,迅速的收發轉換等。通常的模擬電臺加MODEM的電臺模式由于在上述要求上存在明顯不足,已經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目前,只有采用MDS DSP系列無線數據電臺組網才能符合用戶的需要。
解決方案及系統構成:
實時應用類GPS系統,幾秒鐘更新一次定位信息,一般都局限于某一地區,范圍在幾十公里內,單基站的有效覆蓋半徑在中小型城市及高山阻擋地區可達到30公里以上。大型中心城市,因高樓密集對電波傳輸產生多徑衰落,有效覆蓋半徑為15公里左右。可通過多基站聯網同步,實現大區域覆蓋,擴展無線專網的覆蓋范圍。
在這個GPS數據通信系統中,我們設計了單基站系統,應用初期計劃有30到50個移動終端。基站通常是選擇在覆蓋區域中心相對較高的建筑物處,數據處理中心可以位于基站(即主站)本地也可以建在別的地方,二者之間可以通過無線或有線的方式連接起來。數據處理中心高速輪詢所有移動終端,每個終端的GPS接收機獲取的經緯度信息送到MDS電臺的串行數據接口,經過電臺的高速數據傳遞到基站電臺,再通過有線或無線鏈路匯總到數據處理中心。
采用MDS電臺構建這個網絡,與采用模擬電臺附加MODEM的方式比較有很多優點;假如每個用戶終端需要傳輸50字節的信息,采用MDS電臺只需要分配:50×10÷19200+7=33ms的時隙給每個電臺;采用模擬電臺加MODEM,一般為2400bps方式,則需要分配:50×10÷2400+50=258ms的時隙。兩種情況用戶用戶容量相差8倍。如果要求GPS系統每10秒鐘更新一次信息,采用調頻電臺加MODEM方式容納不了40個用戶,而采用MDS電臺可容納300個用戶。
結論
MDS GPS無線數據通信系統的優越性在2001年10月上海的APEC會議上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用MDS高速數傳電臺構成的GPS系統顯示了它的強大功能,受到各方面專家的贊揚和首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