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中國
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邀請,民航局副局長李健3月20日帶隊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調研,研討“
北斗”
衛星導航在民航的應用及未來合作等事宜。
李健指出,民航是與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生活和國家安全密切相關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戰略性產業,對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科技創新具有重要意義。民航局提出建設民航強國的目標,不僅體現在“量”的提升上,更要體現在系統的各個方面有“質”的進步上。這就要做好系統內外、產業上下游各個方面的緊密銜接,需要和國家各個部委和單位之間緊密協作。促進“北斗”
衛星導航系統在民航的運用,既是踐行國家科技創新及運用戰略的需要,也是建設民航強國的具體內容。民航局已經將“研究推進北斗衛星在民航的示范驗證和實質性應用”作為2012年的重點工作任務之一。
李健說,民航局黨組提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要向科技要安全、要效益。因此,民航一直重視新科技的應用,民航局目前在力推基于性能的導航(PBN),其應用核心就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在飛行各階段的全面應用。民航局希望“北斗”建成后,能盡快應用于民航的導航、監視和信息傳遞等領域,成為PBN發展的重要支撐。
李健強調,民航是衛星導航的高端用戶,對衛星定位的準確性、
可靠性、高動態等具體指標要求非常高。民航在衛星導航應用上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在民航領域應用“北斗”,對“北斗”未來發展和在其他領域的應用,將會起到積極引領和推動作用,“北斗”在民航應用,將是一個共贏的合作。
李健希望民航局各司局和科研單位盡早制定計劃,形成團隊,與“北斗”系統建設相適應,分階段、穩妥堅定地推進“北斗”在民航的系統應用,盡早開展對“北斗”系統的評估、
測試和驗證工作,確保“北斗”投入民航使用后的安全性。同時,他建議“北斗”系統在設計研發時重點關注民航需求,制定適用于民航領域應用的方案,以滿足民航運輸要求。
據了解,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eiDou(COMPASS)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是中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是國家的重大戰略工程。2000年,我國首先建成北斗導航試驗系統,使我國成為繼美、俄之后的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該系統已成功應用于測繪、電信、水利、漁業、交通運輸、森林防火、減災救災和公共安全等諸多領域,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目前,我國正在實施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根據系統建設總體規劃,到2012年,北斗系統將首先具備覆蓋亞太地區的定位、導航和授時以及短報文
通信服務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覆蓋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