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雙反”光伏在一定程度上給中國的光伏產業帶來打擊——全球光伏裝機容量歐盟約占據70%,美國約占據10%。2011年中國太陽能光伏電池板的出貨量占全球一半,而歐洲是最重要的出口地,達上百億美元的規模
金保利新能源(00686)公布,向招商局集團及保利協鑫(03800)等收購招商新能源約92.17%股權,總代價21.2億元,將發行及配發代價股份和可換股債券支付,每股兌換價為1元,較公司停牌前折讓21.3%,以進軍太陽能下游電站業務。
2013年1月14日,北電能源BDM-250系列微型逆變器通過多項歐洲認證測試,獲得TUV安全認證MARK,說明北電能源微型逆變器符合VDE0126-1-1,VDE-AR-N 4105等并網安全要求。
如果說SMA借并購方式實施本土化策略無可厚非,在中國光伏產業的低谷期果斷殺入,伺機分享中國光優市場啟動的“盛宴”,體現了一家跨國公司的戰略遠見的話,那么,SMA借機收集中國同行的情報則讓很多中國企業很惱火。
2012年12月31日下午16時50分,京能集團新能源公司新疆五家渠項目一、二期40MWp光伏單元全部完成并網發電,標志著新能源公司在新疆地區的首個建設項目順利投產。
據悉,日前《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管理辦法》完成征求意見,有望近期發布。《辦法》中提出了電網、發電廠及地方各級政府推動可再生能源發電的年度配額指標任務,并明確指標完成的相配套措施。
德國2012年光伏裝機容量上漲超過76億瓦特,較2011年的75億瓦特和2010年的74億瓦特創立新高,更遠超柏林25-35億瓦特的年光伏裝機容量預估值。
光伏行業又一巨擘處于崩潰的邊緣。這次“遇襲”的不是遠在美國的中概股,而是在國內上市并發債的超日太陽。2010年底登陸中小板,IPO融資23億元,2012年3月發債再度融資10億元,但最新公司公告稱已經有3.8億元銀行貸款出現逾期。
2012年,中國光伏“腹背受敵”:一方面,需求下降導致產能過剩,另一方面,歐美揮舞“雙反”貿易大棒。很多中小光伏企業停產,像尚德、賽維等龍頭上市企業也瀕臨破產。
“產能過剩、出口受阻、行業全面虧損,可以說2012年是光伏行業最為黑暗的一年。經過近兩年的困境,2013年或成為光伏行業的轉折之年。”ChinaVenture投中集團分析師李玲表示。
中國的晶澳太陽能公司在第三季度凈虧損3.714億元人民幣(合5910萬美元),前三個月損失提高至4.57億元人民幣(合7280萬美元)。 在此期間,公司發運光伏(PV)模塊總容量為418兆瓦,明顯高于之前的370兆瓦。
iMars B系列1.5、2.2、3kW單相光伏逆變器是無變壓器隔離型高效并網逆變器。鋁質機箱,高集成接口系統,多種通訊組網方式,整機設計輕巧,安裝和使用更簡易。無論是戶內還是戶外安裝,無論是用于小型發電站還是用于住宅系統,iMars光伏逆變器都是不二選擇。
2012年10月11日,美國商務部公布對中國光伏企業“雙反”的終裁結果,認定中國大陸光伏制造商向美國出口的太陽能產品傾銷幅度在18.32%至249.96%,接受可采取反補貼措施的補貼額度在14.78%到15.97%之間。